天安字典

《成性吟》

时间: 2025-04-27 11:26:21

诗句

成性存存,用志不分。

又何患乎,不到古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26:21

原文展示:

成性存存,用志不分。又何患乎,不到古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保持本性,始终如一,专心致志,不分心。这样又何必担心,不能达到古人的境界呢?

注释:

  • 成性:保持本性。
  • 存存:始终如一,保持不变。
  • 用志不分:专心致志,不分心。
  • 古人:指古代的贤人或圣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保持本性和专心致志的重视,以及对达到古人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他本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实践。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思考人生和道德修养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四个短句传达了作者对保持本性和专心致志的重视。首句“成性存存”强调了保持本性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达到高尚境界的基础。第二句“用志不分”进一步指出,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在道德修养上有所成就。后两句“又何患乎,不到古人”则表达了作者对达到古人境界的信心和期待,认为只要坚持本性和专心致志,就能达到古人的高尚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理学思想和诗歌风格的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成性存存”:这句强调了保持本性的重要性,认为本性的保持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2. “用志不分”:这句指出专心致志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不分心,才能在道德修养上有所成就。
  3. “又何患乎”:这句表达了作者的自信,认为只要坚持本性和专心致志,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4. “不到古人”: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达到古人境界的向往和信心,认为通过坚持本性和专心致志,可以达到古人的高尚境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成性存存”与“用志不分”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 比喻:虽然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古人”这一意象,作者隐喻了高尚的道德境界。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保持本性和专心致志的重要性,以及对达到古人高尚境界的向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作者传达了对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古人”:这一意象代表了高尚的道德境界和理想的人格,是作者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苏轼 B. 邵雍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2. 诗中提到的“古人”指的是: A. 古代的普通人 B. 古代的贤人或圣人 C. 古代的文人 D. 古代的官员
  3. 诗中强调的“用志不分”意味着: A. 专心致志 B. 分散注意力 C. 随意而为 D. 无所事事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邵雍的其他诗作,如《观物吟》、《伊川击壤集》等,这些作品同样体现了他的理学思想和诗歌风格。

诗词对比: 可以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进行对比,苏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邵雍的诗则更注重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邵雍集》、《宋诗选注》等,这些书籍收录了邵雍的诗作和相关研究资料,有助于深入了解他的诗歌和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丁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 过九里亭 烛下和雪折梅 十月久雨妨农收,二十八日得霜,遂晴,喜而 宿湖甫山 过谢家湾 野店二绝句二首 二月二十三日南雄解舟二首 其二 夜过杨州二首 荷桥暮坐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激将法 心不在焉 说嘴打嘴 立眉竖眼 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身远心近 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种食 满结尾的成语 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包含鳄的词语有哪些 名款 磨磨蹭蹭 岩浆岩 聿字旁的字 选书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