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6:03
原文展示:
商鞅得君持法处,赵良终日正言时。当其命令炎如火。车裂如何都不知。
白话文翻译:
商鞅得到了君主的支持,坚定地推行法律;赵良则整天直言进谏。当他们的命令如烈火般炽热时,却不知道最终会遭受车裂的命运。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商鞅和赵良的故事,反映了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冲突,以及改革者面临的困境和悲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改革者的命运。商鞅和赵良分别代表了法家和儒家的两种不同政治理念。商鞅的“得君持法”显示了他的政治抱负和改革的决心,而赵良的“终日正言”则体现了儒家士人的正直和忠诚。然而,“命令炎如火”虽然形容了改革的强烈和迅速,但“车裂如何都不知”却预示了改革者最终的悲剧结局。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对改革与守旧、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商鞅和赵良的故事,反映了改革者的命运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强调了改革之路的艰难和改革者面临的困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商鞅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 D. 汉朝
赵良在诗中代表了哪种思想?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命令炎如火”中的“炎如火”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