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商君吟》

时间: 2025-04-26 17:46:03

诗句

商鞅得君持法处,赵良终日正言时。

当其命令炎如火。

车裂如何都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6:03

原文展示:

商鞅得君持法处,赵良终日正言时。当其命令炎如火。车裂如何都不知。

白话文翻译:

商鞅得到了君主的支持,坚定地推行法律;赵良则整天直言进谏。当他们的命令如烈火般炽热时,却不知道最终会遭受车裂的命运。

注释:

字词注释:

  • 商鞅: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推行变法。
  • 得君:得到君主的信任和支持。
  • 持法:坚持推行法律。
  • 赵良:战国时期的人物,以直言进谏著称。
  • 正言:直言不讳,正直地说话。
  • 命令:发布的命令或政策。
  • 炎如火:形容命令或政策的执行力度强烈,如烈火般猛烈。
  • 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肢体分裂。

典故解析:

  • 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推行一系列变法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法治,使秦国强大。
  • 车裂:商鞅最终因变法得罪权贵,被处以车裂之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商鞅和赵良的故事,反映了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冲突,以及改革者面临的困境和悲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改革者的命运。商鞅和赵良分别代表了法家和儒家的两种不同政治理念。商鞅的“得君持法”显示了他的政治抱负和改革的决心,而赵良的“终日正言”则体现了儒家士人的正直和忠诚。然而,“命令炎如火”虽然形容了改革的强烈和迅速,但“车裂如何都不知”却预示了改革者最终的悲剧结局。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对改革与守旧、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商鞅得君持法处:商鞅得到了君主的支持,坚定地推行法律。
  • 赵良终日正言时:赵良则整天直言进谏,坚持自己的正直。
  • 当其命令炎如火:当他们的命令如烈火般炽热时,显示了改革的强烈和迅速。
  • 车裂如何都不知:却不知道最终会遭受车裂的命运,预示了改革者的悲剧结局。

修辞手法:

  • 比喻:“命令炎如火”用烈火比喻命令的强烈和迅速。
  • 对比:商鞅和赵良的对比,显示了法家和儒家两种不同的政治理念。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商鞅和赵良的故事,反映了改革者的命运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强调了改革之路的艰难和改革者面临的困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炎如火:形容命令或政策的执行力度强烈,如烈火般猛烈。
  • 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象征着改革者的悲剧结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商鞅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 D. 汉朝

  2. 赵良在诗中代表了哪种思想?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3. “命令炎如火”中的“炎如火”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秦论》(贾谊):分析秦朝的兴衰,对商鞅变法有深入的讨论。
  • 《论语》(孔子):儒家经典,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诗词对比:

  • 《商君吟》与《过秦论》对比,前者通过诗歌形式表达对商鞅的评价,后者则是散文形式对秦朝历史的分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史记》(司马迁):详细记载了商鞅的生平和变法。
  • 《资治通鉴》(司马光):对战国时期的历史有详细的记载和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唐李卫公庙 太宗永熙陵 太宗永熙陵 太学建讲殿割王第西偏营置 太庙侍祠雪霁有作 孙抗寺丞宰晋陵 孙景随侍赴举 岁周移书课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藉甚 字体 知行合一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航空 韋字旁的字 摇曳多姿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登高履危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兴师见罪 建之底的字 广寒仙子 糹字旁的字 包含凿的词语有哪些 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暴富乞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