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瓦庙》

时间: 2025-05-02 04:04:41

诗句

柱侧檐欹瓦欲飘,断垣苔涩树萧萧。

满庭荒草无香火,惟有禽声伴寂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4:41

原文展示:

瓦庙 李廌 〔宋代〕

柱侧檐欹瓦欲飘,断垣苔涩树萧萧。 满庭荒草无香火,惟有禽声伴寂寥。

白话文翻译:

柱子倾斜,屋檐上的瓦片似乎快要飘落,断壁残垣上长满了苔藓,树木萧瑟。 庭院中长满了荒草,没有香火,只有鸟鸣声伴随着寂静。

注释:

  • 柱侧檐欹:柱子倾斜,屋檐歪斜。
  • 瓦欲飘:瓦片似乎快要飘落。
  • 断垣:断壁残垣。
  • 苔涩:苔藓覆盖,显得陈旧。
  • 树萧萧:树木萧瑟,形容环境荒凉。
  • 满庭荒草:庭院中长满了荒草。
  • 无香火:没有香火,指无人祭拜。
  • 禽声:鸟鸣声。
  • 寂寥:寂静,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废弃的庙宇,通过荒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居住于一处废弃庙宇时所作,通过对庙宇荒凉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座废弃庙宇的荒凉景象,通过“柱侧檐欹”、“断垣苔涩”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庙宇的破败。诗中的“满庭荒草无香火”进一步强调了庙宇的荒废,而“惟有禽声伴寂寥”则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孤独寂寥的深切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柱侧檐欹瓦欲飘”:描绘庙宇的柱子倾斜,屋檐上的瓦片似乎快要飘落,形象地表现了庙宇的破败。
  • “断垣苔涩树萧萧”:断壁残垣上长满了苔藓,树木萧瑟,进一步加深了荒凉的氛围。
  • “满庭荒草无香火”:庭院中长满了荒草,没有香火,强调了庙宇的荒废和无人祭拜。
  • “惟有禽声伴寂寥”:只有鸟鸣声伴随着寂静,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

修辞手法:

  • 拟人:“瓦欲飘”赋予瓦片以人的情感,似乎快要飘落,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柱侧檐欹”与“断垣苔涩”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废弃庙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孤独寂寥的深切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柱侧檐欹:描绘庙宇的破败。
  • 断垣苔涩:表现庙宇的陈旧和荒凉。
  • 树萧萧:形容环境荒凉。
  • 满庭荒草:强调庙宇的荒废。
  • 无香火:指无人祭拜,反映庙宇的废弃。
  • 禽声:鸟鸣声,增添凄凉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柱侧檐欹瓦欲飘”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庙宇的破败 B. 庙宇的新建 C. 庙宇的热闹 D. 庙宇的庄严

  2. “满庭荒草无香火”中的“无香火”指的是什么? A. 没有香烟 B. 没有香火祭拜 C. 没有香料 D. 没有香气

  3. 诗中“惟有禽声伴寂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热闹 D. 庄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 王维《鸟鸣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李廌《瓦庙》: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时局的动荡,而李廌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孤独和寂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宋诗》: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查询

柳絮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醉中至西径梅花下已盛开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赋康平老铜雀砚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再别 某用家弟韵赋绝句上浼清视芜词累句非敢以为 和孙升之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馀意亦赋十二韵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邮差 包含朱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后会无期 老天拔地 减死 铸客 靑字旁的字 发蒙解缚 門字旁的字 辞简意足 意合情投 自字旁的字 五雀六燕 曰字旁的字 焚尸扬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