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

时间: 2025-07-30 01:29:44

诗句

葳蕤晚秋菊,芬菲忽齐开。

缘阶上古垒,粲若黄金台。

搔首念霜发,撷英泛羽杯。

颓龄恐能制,寿侯安在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29:44

原文展示:

葳蕤晚秋菊,芬菲忽齐开。 缘阶上古垒,粲若黄金台。 搔首念霜发,撷英泛羽杯。 颓龄恐能制,寿侯安在哉。

白话文翻译:

晚秋的菊花茂盛地开放,芬芳的花朵突然齐齐绽放。 沿着台阶登上古老的堡垒,灿烂如同黄金筑成的台。 我挠头思念着白发,采摘花朵斟满酒杯。 衰老的岁月恐怕能被控制,长寿的侯爵又在哪里呢?

注释:

  • 葳蕤: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芬菲:指花朵的香气。
  • 缘阶:沿着台阶。
  • 粲若:灿烂如同。
  • 搔首:挠头,表示思考或忧虑。
  • 撷英:采摘花朵。
  • 泛羽杯:指斟满酒杯。
  • 颓龄:衰老的岁月。
  • 寿侯:指长寿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垂,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晚秋菊花的盛开,以及诗人对衰老和长寿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晚秋时节,诗人观赏菊花时,感叹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思考长寿的意义。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秋菊花为背景,通过描绘菊花的茂盛和芬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缘阶上古垒,粲若黄金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菊花的灿烂比作黄金台,形象生动。后两句“搔首念霜发,撷英泛羽杯”,则抒发了诗人对衰老的忧虑和对长寿的向往,情感深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葳蕤晚秋菊,芬菲忽齐开。
    • 描绘晚秋菊花的茂盛和芬芳,突出了菊花的美丽和香气。
  2. 缘阶上古垒,粲若黄金台。
    • 通过比喻,将菊花的灿烂比作黄金台,增强了形象感。
  3. 搔首念霜发,撷英泛羽杯。
    • 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忧虑和对长寿的向往,情感深沉。
  4. 颓龄恐能制,寿侯安在哉。
    • 思考衰老的岁月能否被控制,长寿的人又在哪里,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的灿烂比作黄金台。
  • 拟人:搔首念霜发,赋予诗人以人的动作和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晚秋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抒发了对衰老的忧虑和对长寿的向往,引发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菊花的茂盛和芬芳:象征着自然的美和生命的活力。
  • 黄金台:比喻菊花的灿烂,增强了形象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葳蕤晚秋菊”中的“葳蕤”是什么意思? A. 茂盛的样子 B. 花朵的香气 C. 古老的堡垒 D. 黄金筑成的台 答案:A
  2. 诗中“搔首念霜发”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的赞美 B. 对衰老的忧虑 C. 对长寿的向往 D. 对生命的思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廌《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代人上叔母张氏生辰三首 其三 代人上叔母张氏生辰三首 其一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其二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其一 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 其三 送泉州周尚书 其五 送泉州周尚书 其三 送泉州周尚书 其一 送致政节推朱子发归无锡二首 其一 韩侍郎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严凌 殳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金相玉式 箕山之操 须眉巾帼 三思而行 鬼哭狼嚎 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国医 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竖儿 乡时 拍案而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