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20
千钱得斗米,一斛当万钱。
嗟汝蚩蚩民,何恃以自全?
我欲告父老,食为汝之天。
勿结迎神社,勿饰杭湖船。
筑室勿斲削,但取垣屋坚。
妇女省钗泽,野妆何用妍?
趋利常处薄,众役常在前。
岁时相劳苦,盛馔一豚肩。
近市可致酒,虽薄亦醺然。
切勿慕公卿,早朝妨熟眠。
亦勿谋高赀,贪吏不汝怜。
有负固吹毛,无罪亦株连。
岂暇论曲直,挺系如登仙。
短褐与饭豆,温饱可终年。
草庐挂苇箔,乃可数世传。
朱门虽赫赫,交化如飞烟。
为农最得策,本无禄与权。
时平自逸乐,奉牲祭其先。
不幸有散徙,均为寓民编。
吾诗不足徵,请读七月篇!
一斗米需要千钱,一斛米的价格高达万钱。
唉,你们这些愚笨的百姓,依靠什么来维持生存呢?
我想告诉乡亲们,吃饭是你们的天命。
不要修建迎神的庙宇,不要装饰杭湖的船只。
建房子不要过于奢华,只需建造坚固的围墙。
妇女们省去金钗和装饰,野外的妆容何必追求美丽?
趋利的生活常常是贫乏的,许多人都在贫困中劳作。
过去的岁月里,大家辛苦劳作,盛宴也只是一头猪肩。
在市场上即便能买到酒,虽然薄酒也能让人微醺。
切忌羡慕公卿,早起会妨碍熟睡。
也不要谋求高额的财富,贪婪的官吏不会怜悯你。
即使没有罪过,也会受到牵连,难以讨论是非。
这种事情就像登仙一样,令人难以理解。
穿着粗布衣服,吃些豆子,温饱就能度过一年。
草庐上挂着苇苞,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
朱门虽是显赫,交往和交化如飞烟。
做农民最为明智,本没有俸禄和权利。
时平则可自得其乐,祭祀自己的祖先。
不幸的是有时要迁徙,都是为了众民而编制。
我的诗不足以证明,请你们读读《七月篇》!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著称,擅长咏史、咏怀和田园诗。陆游一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故其诗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际。诗人深切关注民生疾苦,借以表达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百姓的关心。
《闻吴中米价甚贵二十韵》是一首富有社会关怀和现实主义精神的诗作。陆游通过对米价的叹息,反映出当时民众的生存困境。诗中多次提到“勿”“切勿”等劝诫,表现了对百姓的关心和对奢侈生活的批判。诗人提倡节俭与自给自足,认为温饱才是生活的根本,反映出他对物质生活的深刻思考。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用“我欲告父老,食为汝之天”一语,展现了他对乡亲们的深情厚谊,强调食物的基本重要性,显得亲切而真挚。同时,诗中“短褐与饭豆,温饱可终年”的句子,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与华丽的朱门相比,质朴的草庐才是长久流传的幸福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还反映了陆游一贯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关注民生疾苦,提倡节俭自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与浪费,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和对民众的关爱。
《闻吴中米价甚贵二十韵》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朱门”主要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奢华与权力
C. 简朴生活
D. 农田
诗人提倡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A. 奢华
B. 节俭自足
C. 追求财富
D. 依赖权贵
答案:1. B;2. B;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