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14
原文展示:
窗白鸟声晓,残钟度溪水。此时幽梦回,独在空山里。松岩留佛灯,叶地响僧履。余心方正寂,无使群动起。
白话文翻译:
清晨,窗户透出白光,鸟儿的叫声宣告着黎明。残余的钟声穿过溪水传来。在这时,我从幽深的梦境中醒来,独自置身于空旷的山中。松树和岩石间,佛灯静静地燃烧着,落叶地上,僧人的脚步声隐约可闻。我的心正沉浸在宁静之中,不愿被外界的喧嚣所打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404),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字季迪,号青丘子,江苏苏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山中的宁静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或游历山中寺庙时,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山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窗白鸟声晓,残钟度溪水”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而“此时幽梦回,独在空山里”则表达了从梦境中醒来的孤独感。后两句“松岩留佛灯,叶地响僧履”进一步以寺庙的景象来强化这种宁静与超脱的氛围。最后,“余心方正寂,无使群动起”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喧嚣世界的拒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高启诗歌的清新脱俗和深邃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通过描绘清晨山中的宁静景象,作者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强调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喧嚣世界的拒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窗白鸟声晓”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夜晚的宁静 B. 清晨的生机 C. 黄昏的宁静 D. 午后的喧嚣
“残钟度溪水”中的“度”字是什么意思? A. 度过 B. 穿过 C. 度过 D. 度过
诗中“松岩留佛灯”中的“佛灯”象征着什么? A. 光明 B. 宁静 C. 超脱 D. 坚韧
诗的最后一句“无使群动起”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希望世界和平 B. 希望生活宁静 C. 希望社会进步 D. 希望个人成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