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1:18
原文展示:
月夜游太湖 高启 〔明代〕
欲寻林屋隐,还过洞庭游。 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 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 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 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 浩荡吾何适,鸱夷不可求。
白话文翻译:
我想要寻找一个林屋隐居,却又想游历洞庭湖。 远处的湖水在夜晚初现,长空之下尽是秋意。 湖面宽阔如同青草地,月亮像是白莲花漂浮。 山谷中传来风中的笛声,三更时分北斗星挂在船头。 树叶似乎随着鸟儿散去,山峦仿佛随着波浪流动。 我在这浩荡的湖面上,何处才是我的归宿,像鸱夷那样的隐士已不可求。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月夜游太湖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夜游太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湖面比作青草地,月亮比作白莲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月夜下太湖的宁静与美丽。而“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则通过声音和星象的描绘,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浪漫气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在广阔自然面前的迷茫和寻找归宿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湖如青草阔”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鸱夷”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古代隐士 B. 湖中的鱼 C. 山中的鸟 答案:A
诗中“万壑风传笛”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谷中的风声 B. 湖面上的船只 C. 天空中的星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