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淮民谣》

时间: 2025-05-24 02:05:21

诗句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

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

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

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

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

去年江南荒,趁熟过江北。

江北不可往,江南归未得。

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

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

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

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

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

淮南丧乱后,安集亦未久。

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

荒村日西斜,破屋两三家。

抚摩力不足,将奈此扰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05:21

原文展示

淮民谣
作者: 尤袤 〔宋代〕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
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
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
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
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
去年江南荒,趁熟过江北。
江北不可往,江南归未得。
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
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
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
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
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
淮南丧乱后,安集亦未久。
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
荒村日西斜,破屋两三家。
抚摩力不足,将奈此扰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淮南地区的民生困苦,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切感悟。诗中提到,东边买船,西边买器械,询问别人为何要这样做,原来是为了团结在山水寨中。寨长到我家中,气势雄壮,身着青衫的两名士兵在夜晚不停地呼喊着。事情还没有结束,鸡和猪已被宰杀。供应稍微不济,向前挨打。东奔西走,抛弃了锄头和犁。没有钱买刀剑,连全家衣物都已典当。去年江南遭灾,只能趁着丰收过江北,而江北又无法再去,江南也无法返回。父母在我出生时教我种田养桑,不识官府的严苛,怎么能去打仗呢?手握枪却不会刺,拉弓却不能射。团结又有什么意义,徒劳无益。流离失所,忍受寒冷与饥饿。谁说天地宽广,我却无处可依。淮南的动乱之后,安定的日子也没多久。死者如麻,活着的又有多少?荒村的夕阳西斜,只有两三间破屋。无力去安抚,面对这一切我该如何呢?

注释

  • 东府:指的是东边的地方。
  • 西府:指的是西边的地方。
  • 团结山水寨:指的是组织起来共同抵御外敌。
  • 寨长:寨子的首领。
  • 青衫:指士兵的服装。
  • 勾呼:夜晚的呼喊声。
  • 椎剥:指宰杀牲畜。
  • 笞箠:鞭子,用于惩罚。
  • 执枪不解刺:握着枪却不会使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袤,宋代诗人,生平较为平凡,以现实主义的风格著称。其诗歌多描写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淮民谣》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民众疾苦的时期。尤其是江南一带因战乱而遭受严重影响,诗人通过这首诗反映出人民的苦难以及对战争的无奈与悲哀。

诗歌鉴赏

《淮民谣》是一首揭示社会现实的作品,通过描写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民生的忧虑。诗中以“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开篇,展现了在战乱频仍的时代,买船与器械的普遍现象,暗示人们对生存的迫切需求和对未来的忧虑。

接着,诗人描绘了寨长的气势,似乎在传递一种组织抵抗的决心,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鸡豕”的残酷与“受笞箠”的无奈,折射出民众在战争中的无力感。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生活的眷恋,强调父母教导的耕桑与自己无力参战之间的冲突,表现出对无辜卷入战争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总结,表现出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深刻揭示了生存的艰辛。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对人生命运的深切思考,展现了对家庭、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也对当时社会的动荡表示了深切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描绘了因为战乱,人们急于准备工具与交通工具以应对未来的危机。
  •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质疑这种行为的意义,暗示大家在求生存的过程中选择团结。
  • 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寨长到访,彰显士气,但这并不能改变民众的困境。
  • 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描写士兵夜间的巡逻,暗示不安的夜晚。
  • 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无情的宰杀,突显战争带来的残酷。
  • 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物资匮乏,民众受到惩罚。
  •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人们不得不放弃农业,奔波于生存的边缘。
  • 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经济困境,连衣物都被典当。
  • 去年江南荒,趁熟过江北:描绘灾难后的无奈迁徙。
  • 江北不可往,江南归未得:无处可去的绝望。
  • 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表现对传统生活的怀念。
  • 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对官府无情的无知与无奈。
  • 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描述心理与能力的双重无奈。
  • 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对团结的质疑,感到无助。
  • 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
  • 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对生活的绝望与失落。
  • 淮南丧乱后,安集亦未久:战乱后的短暂安宁并不真实。
  • 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荒村日西斜,破屋两三家:描绘荒凉的村庄景象。
  • 抚摩力不足,将奈此扰何:无力应对眼前的困境与苦难。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鸡豕”喻指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
  • 夸张:如“死者积如麻”,极力渲染战乱的惨状。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淮南地区的动乱为背景,表现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与无助,强调了对生存的渴望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家园的深切思念,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船:象征着生存与逃避。
  • 器械:代表战争准备。
  • 青衫:象征士兵与抵抗。
  • 鸡豕:生命的无情剥夺。
  • 荒村:象征毁灭与绝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府买舟船”中“舟船”指的是什么? A. 交通工具
    B. 农具
    C. 生活用品

  2. 诗中提到“执枪不解刺”,这句的意思是?
    A. 会使用武器
    B. 无法使用武器
    C. 忘记武器的使用方法

  3. 诗人提到“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这反映了什么?
    A. 对传统生活的怀念
    B. 对战争的支持
    C. 对官府的信任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体现了动乱时期人民的痛苦,但尤袤的《淮民谣》更强调民众的无力与哀伤,而杜甫则通过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赠干越尼子歌 云门寺访灵一上人 岁夜喜魏万成、郭夏雪中相寻 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 秋夜雨中,诸公过灵光寺所居 寻龙井杨老 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 酬李穆见寄 海盐官舍早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脚的词语有哪些 措颜无地 先字旁的字 讴思 涏涏 不痛不痒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面字旁的字 马放南山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凵字底的字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事开头的成语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单耳刀的字 夺结尾的成语 杜口绝言 蒙在鼓里 龙翔凤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