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5:25
借问嫦娥,当初谁种婆娑树。空中呈露。不坠凡花数。却爱芗林,便似蟾宫住。清如许。醉看歌舞。同在高寒处。
我向嫦娥请教,当初是谁在种下那婆娑摇曳的树?那树在空中露出晶莹的露珠,仿佛那凡间的花朵也不再美丽。可是我却爱上了芗林,感觉就像住在月亮上的蟾宫一样。如此清幽的环境,我醉心于歌舞,恍惚间与她同处于这高寒的境地。
本诗提及的嫦娥和蟾宫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常见的形象,象征着长生、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嫦娥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杨无咎,字元亨,号紫阳,宋代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为题材,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点绛唇·借问嫦娥》作于诗人对月亮和嫦娥的向往之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此时期,宋代文人多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这首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表现了诗人对嫦娥的向往与敬仰,借此展开对自然之美的思考。诗中“婆娑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那种轻柔美丽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芗林的美好与蟾宫的神秘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对理想境地的追求。最后的“醉看歌舞”,则传达了诗人在宁静中享受美好生活的心境。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悠远,体现了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间繁华的淡泊和对清幽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性思考。
“借问嫦娥”中的“嫦娥”指的是?
本诗中“婆娑树”所描述的是什么?
诗中的“芗林”象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