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

时间: 2025-04-26 04:24:10

诗句

上世本为农,辍耕业诗书。

我少学不成,固应返其初。

冥冥不自揣,乡校参群居。

中岁偶拔擢,清班久趑趄。

典奏入南宫,妯书长石渠。

及其乞身归,旧业已丘墟。

衰疾或小间,力尚给荷锄。

寄声谢故人,毋为笑迂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10

原文展示:

上世本为农,辍耕业诗书。我少学不成,固应返其初。
冥冥不自揣,乡校参群居。中岁偶拔擢,清班久趑趄。
典奏入南宫,妯书长石渠。及其乞身归,旧业已丘墟。
衰疾或小间,力尚给荷锄。寄声谢故人,毋为笑迂疏。

白话文翻译:

古时候,我的祖先本是农民,后来停止了耕作,学习诗书。我年少时学习不得其法,自然应该回到最初的状态。
心中暗暗不自量力,乡里的书院和同学们在一起。中年时偶然被提拔,虽然名列前茅却常常迟疑不决。
参与朝廷的典试,书信长久在石渠。直到我请求辞官归乡,往日的事业已是废墟。
衰老和疾病偶尔侵扰,力气仍然可以耕种。寄信感谢老朋友,不必笑我太过迂腐。

注释:

  • 辍耕:停止耕作。
  • :指职业或事业。
  • 固应返其初:应该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 冥冥:形容深沉而不明的状态。
  • 拔擢:被提拔。
  • 妯书:指书信,古代常用以联系朋友。
  • 丘墟:指荒废的土地。
  • 寄声:寄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题材广泛,风格豪放,尤其以爱国情怀著称。陆游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是陆游在晚年所写,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诗中表达了对故乡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人生选择。开篇通过对祖辈农民身份的追溯,表现出一种对传统和乡土的依恋,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反思。诗人在少年时的迷茫与不安,与中年时的成就与迟疑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人生的多变与无常。

诗中“典奏入南宫”一句,描绘了诗人参与朝廷事务的经历,虽然身处高官之位,却因“久趑趄”而感到无奈。这种心态反映了陆游对功名利禄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诗人在归故乡时,面对已然荒废的田园,感到惋惜与无奈,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愿意亲自耕作,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与对自然的执着。

整首诗语言朴实却不失深意,情感真挚,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体悟与对故乡的浓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世本为农,辍耕业诗书:回忆祖辈的农民身份,说明自己学习的初衷。
  2. 我少学不成,固应返其初:反思自己年少时未能成功学习,应该回归本源。
  3. 冥冥不自揣,乡校参群居:在乡里与同学们一起求学,心中却对自己的能力感到不确定。
  4. 中岁偶拔擢,清班久趑趄:中年时被提拔至高位,但内心却感到犹豫不决。
  5. 典奏入南宫,妯书长石渠:参与朝廷的典试,和朋友们的书信往来。
  6. 及其乞身归,旧业已丘墟:请求辞官回乡,发现以前的事业已成废墟。
  7. 衰疾或小间,力尚给荷锄:虽然衰老和疾病困扰,但仍能耕作。
  8. 寄声谢故人,毋为笑迂疏:寄信感谢老朋友,不要笑我太过迂腐。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上世本为农,辍耕业诗书”。
  • 比喻:“旧业已丘墟”比喻事业的荒废,形象生动。
  • 反复:多次提及“归”和“乡”,增强了对故乡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体现出一种归隐自然的情怀。诗人虽经历了官场的起伏,但始终心系田园,努力保持真实的自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质朴与自然的生活。
  • :代表文化与知识的追求。
  • 丘墟:象征着事业的失落与时光的流逝。
  • :代表着勤劳与耕作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辍耕”指的是什么? A. 停止耕作
    B. 开始学习
    C. 参加考试

  2. “上世本为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现代的向往
    C. 对官场的热爱

  3. 诗人在中年时的感受是? A. 高兴
    B. 犹豫不决
    C. 自信满满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都是表达对故土的深厚情感,陆游更倾向于归隐田园,而杜甫则在诗中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的风格不同,但都在作品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热爱。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词概论》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酬郑闳中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 望之将行 定林院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六扬扇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 乌塘 道逢文通北使归 送吴显道五首 吐绶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团防局 足字旁的字 吐喽 名程 水字旁的字 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咂舌攒眉 首字旁的字 蹑躥担簦 软耳朵 糸字旁的字 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听的成语 托咎 梧桐半死 裁模 包含殊的成语 魁垒挤摧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