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9:06
插棘编箩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用荆条编制篮筐小心呵护,培养出寒碧般的竹子映照着涟漪。
清风轻轻拂过大地,秋天已经悄然到来;
烈日高悬在天空,正午的时光却毫无察觉。
解开竹箨时听见竹叶沙沙作响,放眼望去初见竹梢叶子稀疏。
闲暇之时我想常来这里,枕着竹席让我随处安然。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抗金救国,作品跌宕起伏,富有激情,尤其擅长抒情诗和咏物诗。他的作品风格豪放而又细腻,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东湖新竹》写于陆游晚年时期,彼时他已经经历了许多政治挫折,心中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然的向往交织在一起。东湖是陆游喜欢的游玩之地,诗中以竹为题,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东湖新竹》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诗,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竹子的生长过程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开篇的“插棘编箩谨护持”,不仅描绘了竹子生长的艰辛,也是对生命的珍惜和保护。接下来的“养成寒碧映沦漪”,将竹子的青翠与水面的涟漪相映成趣,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
诗中“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则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秋天即将来临的氛围,清风轻拂大地,似乎在传递着季节更替的微妙感觉。这一段不仅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也隐含着人对自然法则的感悟,对生命的思索。
后半部分描绘了竹叶在风中的声音和竹梢的初生,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希望。最后两句“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依恋之情。全诗以竹为象征,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这首诗以竹子为中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竹子的生长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纷繁世事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东湖新竹》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解箨时闻声簌簌”中的“簌簌”形容的是?
A. 风声
B. 水声
C. 鸟鸣
D. 竹叶声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历史的反思
陆游《东湖新竹》 vs. 王维《竹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