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9:59
荡荡唐虞去日遒,孔林千载亦荒丘。
六经残缺幸可考,百氏纵横谁复忧。
释书恐非易论语,王迹其在诗春秋!
君臣父子未尝泯,吾道尚传君但求。
古代的唐虞时代已经过去,时光已久,孔子的林园也变成了荒丘。虽然《六经》残缺不全,但仍可以考证其内容;而百家争鸣之时,谁又能再为此忧心呢?解释经典的书籍恐怕比阐述《论语》更为复杂,而真正的王道仍在于《诗经》和《春秋》之中!君臣和父子的关系从未消亡,我的道理依然传承,只希望君主能有所珍视。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慷慨激昂、直抒胸臆著称,作品多反映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荡荡》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难、外有侵扰、内有纷争之时,陆游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感慨盛世已逝,古典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荡荡》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和文化反思,展示了陆游对古代理想社会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忧虑。开篇便以“荡荡”两字引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盛世的消逝,接着提到“孔林千载”,对比古今,令人感叹。诗中提到的“六经残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虽然经典有缺,但仍然可供后人考证,这种坚韧的文化传承意识令人动容。
在后几句中,陆游进一步探讨了“释书”的复杂性,强调真正的治国之道在于对经典的理解与应用,尤其是《诗经》和《春秋》。最后,诗中强调了传统伦理关系的重要性,表明陆游对现代社会道德的呼唤与期望。
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深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陆游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在此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全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和对现代道德的思考,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延续,反映了陆游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荡荡”指的是:
A. 低沉的声音
B. 广阔的样子
C. 轻快的步伐
“孔林千载亦荒丘”中“荒丘”的意思是:
A. 繁华的地方
B. 荒凉的丘陵
C. 人们聚集的地方
诗中提到的“六经”不包括:
A. 诗
B. 书
C. 兵
答案:
陆游的《荡荡》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均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但苏轼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结合,而陆游则更强调文化的传承与伦理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