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1:33
登门执别有不答,惭愧公家父子孙。
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登门告别,却没有得到回应,心中感到惭愧,因为我们是公家的父子孙。回想我何德何能,竟能到此地,正是因为我们志同道合,门第相同。
诗中提到的“公家父子孙”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家族、门第的重视,强调血缘关系和家族背景的重要性。而“同德又同门”则体现了志同道合的情谊,常见于士人之间的交往。
作者介绍:陈师道(约1040-1100),字子厚,号澄怀,江苏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精致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陈师道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家庭背景的感慨,反映出士人之间的情谊和对家族的责任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揭示了士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诗的开头“登门执别有不答”,表现出一种遗憾和惆怅,告别的场景充满了不舍。接下来的“惭愧公家父子孙”,则让人感受到面对家族背景时,诗人内心的自省与羞愧。诗的后两句“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则转向一种自我反思,表达了对与友人相知相交的感慨,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对自身条件的谦逊。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别离的感伤,也有对友谊的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登门执别”与“惭愧公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友谊与家族背景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感到羞愧的原因是?
“同德又同门”中的“同德”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而柳宗元的《江雪》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孤独和思考,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异,都是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