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4:2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4:24:17
原文展示: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 徐玑 〔宋代〕 行向最高处,惟将物色参。 郡城依薮泽,地势转东南。 对景身垂老,题诗兴欲酣。 可能清晓出,四面有晴岚。
白话文翻译:
我走向山的最高处,只为了观察周围的景色。 城市的周围是湖泊和沼泽,地势向东南方向倾斜。 面对这样的景色,我感到自己已经老去,但写诗的兴致却异常高涨。 或许在清晨时分,我能走出这里,看到四周被晴朗的雾气所包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感受。此诗可能是徐玑在游览净光山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玑在游览净光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山的高处景色和周围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对景身垂老”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净光山绝境亭的所见所感。首句“行向最高处,惟将物色参”表达了诗人对高处景色的向往和观察的专注。次句“郡城依薮泽,地势转东南”则描绘了周围环境的自然特征,展现了地理形势的独特美感。后两句“对景身垂老,题诗兴欲酣”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创作的激情。最后一句“可能清晓出,四面有晴岚”则以一种期待和想象的方式,描绘了清晨时分四周被晴朗雾气包围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人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最高处”是指什么? A. 山的顶峰 B. 城市的最高建筑 C. 诗人的内心世界 D. 诗人的创作灵感 答案:A
“郡城依薮泽”中的“薮泽”指的是什么? A. 山脉 B. 湖泊和沼泽 C. 森林 D. 平原 答案:B
诗中“对景身垂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创作的激情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