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8:54
开了元无雁,看来不是花。
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
藜苋真何择,鸡冠却较差。
未应犀菊辈,赤脚也容它。
这花开得如同没有雁群飞过,看来这并不是花朵。如果是黄色更显紫色,倒是借用叶子来作花。藜苋到底该怎么选择呢?鸡冠花却显得逊色。它不应该和犀角菊的辈分相提并论,赤脚走过也能容纳它。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三大家”。他的诗以清新自然、平易近人著称,并擅长山水田园诗。
《雁来红》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雁来红》是一首反映自然美和人情感的诗作,整首诗通过对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花朵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开了元无雁,看来不是花”,画面展现出一种花开的状态,似乎没有雁飞过的痕迹,暗示着一种孤寂感。诗人借用此景抒发了内心的惆怅与对美的追求。
接下来的“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诗人对此花色彩的探讨,表现了对花色的精致要求,似乎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美。在“藜苋真何择,鸡冠却较差”一句中,诗人将藜苋与鸡冠花进行比较,表达了对现实美的失望与对理想美的渴望。
最后两句“未应犀菊辈,赤脚也容它”,则强调了这朴素的花不应与名贵的犀菊相提并论,虽然它并不出众,但大地仍然宽容地接纳了它。这种包容与谦逊,正是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对比的手法,以及对自然的深情观察,展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平凡美的接纳与欣赏。
诗中提到的“鸡冠”是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树
“开了元无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寂静
C. 欢快
诗中“赤脚也容它”体现了什么思想?
A. 对名贵事物的追求
B. 对平凡事物的接纳
C. 对自然的无所谓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