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6:35
江州晚眺
钱良择 〔清代〕
船泊浔阳日未西,琵琶亭上检留题。
六朝帆影飞鸥鹭,九派江声动鼓鼙。
逐客隐君踪迹尽,战云歌月古今迷。
匡庐苍翠浮空出,饱看还嫌面目低。
江州的晚景让我眺望远方,船只停泊在浔阳,夕阳还未西沉;在琵琶亭上,我留下了游览的题词。六朝时的帆影与飞翔的鸥鹭交织在一起,九条江流的声音似鼓声和战鼓隆隆响起。逐客的踪迹已然隐去,古今的歌声和月色让我迷茫。匡庐山的苍翠在空中浮现,尽管我饱览了美景,依然觉得它的面目显得低矮。
钱良择,清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江州,诗人可能在游览时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壮丽,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江州晚眺》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全诗以船泊浔阳的静谧开篇,给人以宁静的感受。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逐渐融入了历史的沉重与文化的积淀。六朝的帆影与飞鸟的结合,塑造了一个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画面。尤其是“九派江声动鼓鼙”,在描绘江流声响的同时,暗示出战争的激烈与历史的兴衰,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后,诗人提到“逐客隐君踪迹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伤,似乎在感叹那些曾经辉煌的时代已经远去,留下的只有迷茫的歌声与月色。最后,诗人以“匡庐苍翠浮空出”收尾,虽是对美景的赞美,却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仿佛对自然的美不再满足,隐含着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州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琵琶亭”主要与什么有关?
A. 战争
B. 音乐
C. 旅游
D. 诗词
“九派江声动鼓鼙”中的“鼓鼙”指的是什么?
A. 船只
B. 战争
C. 乐器
D. 自然
诗人对匡庐的感受是什么?
A. 觉得面目高
B. 觉得面目低
C. 觉得面目美
D. 觉得面目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