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留别蹇道士拱辰》

时间: 2025-05-17 12:50:55

诗句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従生。

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

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

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

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

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

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

咫尺不往见,烦子通姓名。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50:55

原文展示:

留别蹇道士拱辰
苏轼 〔宋代〕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従生。
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
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
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
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
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
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
咫尺不往见,烦子通姓名。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

白话文翻译:

在浑浊的水面上,黑色的月亮映照,难道它曾经不清晰明亮?
小小的田地满是荆棘,梨树和枣树却没有结出果实。
何时才能回归我真实的自我,岁月如今如此峥嵘。
屡次接触到那些超凡脱俗之人,早就知道世俗的缘分轻如鸿毛。
庚桑树上栖息着的鸡鹄,依旧不愿意化作南方的荣华。
晚年认识这位道士,似乎有着前世的情缘。
他笑着指着北山的云,责备我为何不归去耕作。
那位仙人微服在汉阴马下,行走在大地上。
即使相距不远,我也无法去看望他,烦请你告诉我他的姓名。
我希望空手而去,独自驾驭那横渡江河的鲸鱼。

注释:

  • 黑月:指月亮在浑浊水面上的倒影,传达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寸田:指小小的田地,象征生活的艰难。
  • 荆棘:比喻生活中的困扰与阻碍。
  • 方外士:指那些追求道家理念、超脱于世俗的人士。
  • 庚桑: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指代某种理想或境界。
  • 汉阴马:提到历史人物或传说中的仙人,增强诗的神秘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常常兼具豪放与细腻。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政治上的起伏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与道士蹇宾别离之际,表达了他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与自我反思的情感。在面对世俗与超凡之间的选择时,诗人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追求。

诗歌鉴赏:

《留别蹇道士拱辰》不仅仅是对一位道士的告别,更是苏轼对人生、对自我、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黑月在浊水”的意象,传达出即使在浑浊的生活中,仍然有清明的存在,暗示着内心追求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従生”的句子则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尽管努力耕作却收获甚微,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力感。接下来的“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更是表达了对自我真实状态的渴望,时间的流逝让人愈加感到迷失。

诗中提到的“屡接方外士”,反映出诗人与超然之士的交流,显示出他对世俗关系的洞察与轻视。最后的愿望“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则寓意着一种超脱与追求自由的志向,表达了他希望摆脱世俗束缚,寻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交织出一种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出苏轼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即使在浑浊的环境中,仍然有清晰的明亮之处,比喻在困境中仍可保持清醒。
  2.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従生:艰难的生活使得小田地荒芜,象征着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
  3. 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诗人对自我真实状态的渴望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4. 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与超凡之士的交往让诗人看透世俗的轻重。
  5. 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庚桑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
  6. 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与道士的相遇让人感到似曾相识,暗示相逢的缘分。
  7. 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道士笑着指责诗人不归去务农,隐含对世俗生活的批判。
  8. 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提到仙人,增强了诗的神秘感与哲理。
  9. 咫尺不往见,烦子通姓名:即使相距不远,也无法相见,表现出一种无奈。
  10.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诗人渴望摆脱一切束缚,追求自由与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黑月在浊水”通过形象的比喻传达出朦胧的意境;“寸田满荆棘”则通过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我真实状态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黑月:象征阴暗与困扰,但同时也蕴含着希望的光亮。
  • 荆棘:象征生活的阻碍与艰辛。
  • 梨枣:象征生活的丰收与希望。
  • 方外士:代表追求超脱的理想人物。
  • 仙人:象征理想与超凡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寸田满荆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希望
    B. 对生活的失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2.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希望回归家庭
    B. 渴望自由与超脱
    C. 想要积累财富
    D. 期待名利双收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李白在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中的不同,苏轼更倾向于对世俗的反思与自我探索,而李白则表达出更为奔放与豪迈的理想。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鹊桥仙 踏莎行 醉落魄 西江月 菩萨蛮(咏酒十首) 诉衷情 阮郎归 诉衷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梁武帝 正声雅音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轻轻松松 儿字旁的字 熏风解愠 朱丹其毂 竦峙 疑人疑鬼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駖磕 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番的成语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