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2:28
片帆来天上,猿声不住啼。
云横千树短,雪压万山低。
锦水腾龙甲,春花衬马蹄。
壮怀如可遂,定傍画桥栖。
一只小船从天边飘来,山中的猿猴不停地啼叫。
云彩横亘,千树显得矮小,雪花压得万山变得低矮。
如同锦缎般的水面上,波浪翻滚如龙的甲胄,春天的花朵映衬着马蹄。
如果壮志能够实现,我一定会在画桥旁栖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树堂,清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可能在游历三峡期间,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壮丽与春天的生机,借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理想的追求。
《花朝雪霁出三峡》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相结合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三峡的美丽景色之中。开篇以“片帆来天上”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以“猿声不住啼”增添了几分生动的情趣,既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云横千树短,雪压万山低”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高山与大雪的壮丽,体现出自然界的力量与美感。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景色更加鲜明,也加深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在“锦水腾龙甲,春花衬马蹄”中,诗人以“锦水”描绘出水面的波光粼粼,同时“春花”的生机与马蹄的奔放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活力。
最后一句“壮怀如可遂,定傍画桥栖”则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渴望在优美的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整首诗浑然天成,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壮丽,也有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诗人的独特风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片帆”指的是什么?
A. 一片树叶
B. 一只小船
C. 一片云彩
D. 一扇窗户
“壮怀如可遂”中的“壮怀”是什么意思?
A. 自然景色
B. 豪情壮志
C. 孤独感
D. 春天的花
诗中提到的“锦水”象征什么?
A. 冷酷的自然
B. 美丽的水面
C. 荒凉的山川
D. 漆黑的夜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树堂的《花朝雪霁出三峡》更加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淡泊。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自然观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