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20
一切有为法,般般尽是尘。
穷通诸物理,放下此心身。
随处安禅定,趋时乐至真。
每将周易髓,警拔世间人。
一切有形的事物,都是尘埃般的存在。
无论是穷困或是富裕,都是事物的道理,
放下了这颗心与身体,
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安然入定,
随时随地享受真实的快乐。
每当我深入周易的精髓,
就能警醒世间的人们。
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变化的道理,强调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来理解世界。诗中提到“周易髓”,意味着深入理解其精髓,以启发世人。
李道纯是元代的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与独特的哲学思想著称,代表了元代文人的修身养性之道。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是对物质世界的看淡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禅宗思想的向往和追求。
李道纯的《自得其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诗中提到的“有为法”与“尘”,揭示出世间万物的虚幻与无常。作者在面对人生的起伏(穷通)时,选择放下对心身的执念,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接下来的“随处安禅定”,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享受真正的快乐。
此诗还提到通过“周易髓”来警醒世人,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与修行,启发他人去寻求内心的真实与安宁。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清净、超脱的氛围,既有哲理的深邃,也有生活的智慧,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禅宗思想的认同。
“一切有为法”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周易”是什么?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警醒世人?
对比李道纯的《自得其二》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王维在自然景象中寻找心灵的安宁,而李道纯则通过哲理的思考达到心灵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