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1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12:20
海激天翻电雹嗔,苍松十丈劈为薪。
须臾龙卷它山去,误杀田头望雨人。
海浪翻滚,天空中电闪雷鸣,暴风骤雨让人心生怨恨;
高耸的苍松被风劈倒,变成了燃料。
转眼间,龙卷风便向其他山头卷去,
却误伤了在田头等候雨水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字仲明,号白云,晚号清白山人。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暴风雨来临的时刻,表达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民的无奈与悲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农民依赖天时来获取丰收,暴风雨的来临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也影响了农民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绘激烈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威力与人类的渺小。诗的开头用“海激天翻”来形容风雨交加,气氛紧张而压迫,仿佛整个天地都在翻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以“苍松十丈劈为薪”描写了暴风雨的破坏力,苍松作为坚韧的象征,也无法抵御自然的摧残,令人感到无奈与悲哀。
而“须臾龙卷它山去”一句则表现了自然灾害的迅速与无情,转瞬之间,龙卷风便消失在远方,给人以一种无常的感觉。最后一句“误杀田头望雨人”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描绘了农民在田头等待雨水的焦急与无奈,突显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力。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真实描写,又蕴含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敏感与深刻的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力量的描绘,揭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脆弱,表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敬畏与对农民艰辛的同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天气状况是:
A. 风和日丽
B. 电闪雷鸣
C. 暴风雪
D. 和风细雨
“苍松十丈劈为薪”中的“薪”指的是:
A. 水
B. 燃料
C. 食物
D. 农作物
诗中提到的“田头望雨人”是指:
A. 渔民
B. 农民
C. 商人
D. 学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