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梅月为蚤虱所苦各赋二绝·蚤》

时间: 2025-07-30 12:25:57

诗句

劣知针粟大,出没似通灵。

不但能膏吻,元来善隐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25:57

原文展示:

劣知针粟大,出没似通灵。
不但能膏吻,元来善隐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蚤虫(虱子)的描写。诗人形容它们虽然小得像针米,但行动迅速如同灵物,不仅能够轻易地在皮肤上吸血,还擅长隐匿,难以被发现。

注释:

  • 劣知:不太了解、知道得很少。
  • 针粟:形容非常小的物体,这里引申为蚤虫的微小。
  • 出没:指蚤虫的活动,来去自如。
  • 通灵:形容像灵巧的东西一样,形象生动。
  • 膏吻:形容蚤虫吸血的动作,像是亲吻一样。
  • 善隐形:擅长隐藏,难以被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天池,南宋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曾任职于政府,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人们生活的困扰使得诗人对微小生物的描写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蚤虫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微小事物的敏感与观察能力。蚤虫作为一种常见的寄生虫,虽小却极具骚扰性,诗人通过“针粟大”的比喻,强调了其微小的体积,同时又用“出没似通灵”来表现它们的灵活与难以捕捉。这样的描绘不仅生动形象,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烦恼与不便。诗的最后一句“不但能膏吻,元来善隐形”更是将蚤虫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威胁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劣知针粟大,出没似通灵”:
    • 诗人自谦对蚤虫的了解肤浅,指出其小巧如针米,而它们的活动如同灵活的精灵,难以捕捉。
    • 第二联“不但能膏吻,元来善隐形”:
    • 不仅能轻易吸血,而且善于隐匿,让人难以发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蚤虫比作针米,突出了其微小的特性。
    • 拟人:通过“出没似通灵”的表述,使蚤虫显得灵动,增强了其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致的观察,反映了生活中那些细微却常常被忽视的困扰,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与感慨。

意象分析:

  • 蚤虫:象征生活中的小烦恼,虽然微小却能造成很大的困扰。
  • 针粟:强调了事物的微小与卑微。
  • 通灵:象征着难以捉摸的事物,反映出生活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针粟大”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大虫
    • B. 蚤虫
    • C. 花瓣
  2. “出没似通灵”中的“通灵”指的是什么?

    • A. 灵巧
    • B. 难以捉摸
    • C. 有灵性
  3. 诗中提到的“善隐形”说明了什么?

    • A. 蚤虫很小
    • B. 蚤虫容易被发现
    • C. 蚤虫善于隐藏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生活中的困扰,但着重在于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而刘克庄的此诗则更专注于细微的生物,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的生平与作品研究

以上内容为《梅月为蚤虱所苦各赋二绝·蚤》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严维尉河南 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 送沈仲 天门谷题孙逸人石壁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陇右送韦三还京 观法驾自凤翔回 送李大夫赴广州 酬赵给事相寻不遇留赠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谜底 包含葆的词语有哪些 火药味 涎脸饧眼 同字框的字 鬼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左躲右闪 包含指的成语 积时累日 疏滞 扶善惩恶 旡字旁的字 秋后算帐 营立 引颈受戮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