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38:22
羊城使者庙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山川殊壮丽,
井邑亦繁雄。
独有羊城庙,
萧然瓦砾中。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山川与繁华的城市,但在羊城的庙宇中,却显得冷清和破败,周围满是瓦砾。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羊城”指的是广州,反映出作者对城市的感慨与对古庙的关注,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传承相关。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君实,号墨江,南宋诗人、词人,出生于今天的广西。他的诗风沉稳,常以清新脱俗见长,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民俗。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借描绘羊城的庙宇,表达了对昔日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失落感。
这首诗的开篇用“山川殊壮丽”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宏伟,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感觉。接着用“井邑亦繁雄”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成就。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最后却转向“独有羊城庙,萧然瓦砾中”,表达了对这一庙宇的惋惜与孤寂。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突出了庙宇的孤立,也反映了城市繁华背后的荒凉与落寞。诗中透出一种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衰退。
全诗通过对羊城庙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思考以及对繁华背后冷清现实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深刻观察与思索。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如何?
A. 冷清
B. 壮丽
C. 贫瘠
“井邑”指的是什么?
A. 乡村
B. 城市和乡镇
C. 田野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愤怒
答案:1-B 2-B 3-B
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都是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而刘克庄则更关注于地方文化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