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3:1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3:17:50
送沈仲
——钱起
天朴非外假,至人常晏如。
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举酒常叹息,无人达子虚。
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
考室晋山下,归田秦岁初。
寒云随路合,落照下城馀。
千里还同术,无劳怨索居。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珍重与祝福。诗人认为,真正的高人并不依赖外在的华丽,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诗人的理想和期望非常高远,恰似那高悬的星汉。举杯畅饮时,常常感叹无奈,世间无人理解那些空虚的理想。夜幕降临,繁星失去光辉,骏马却被困于盐车。考试的书院在晋山脚下,归田的时光又从秦朝开始。寒云随道路而聚,夕阳洒落在城池的余辉中。即使千里相隔,心灵依旧在一起,不必怨恨各自的居所。
作者介绍:钱起(约810年-约865年),字仲明,江苏吴江人,唐代著名诗人,以五律和古诗见长,作品中常有清新脱俗的气质,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朋友沈仲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感慨。沈仲或许是诗人的同窗或挚友,诗人借送别之际,抒发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这首《送沈仲》以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人心。开篇以“天朴非外假”开头,直接点明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强调内心的真实与纯净远比外在的华丽更为重要。接下来的“心期邈霄汉”则展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远大志向,既是对沈仲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理想的坚定。
诗中“举酒常叹息”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心境的共鸣,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感叹世间无人能理解他的理想与追求,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通过“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的意象,诗人表达了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暗示着高洁的理想常常被现实所困扰。
而“千里还同术,无劳怨索居”则是整首诗的升华,尽管身处不同的地方,友人之间的情谊与心灵的契合依旧存在,表明了真正的友情超越了空间的限制。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雅情操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多运用比喻,比如“夜光失隋掌”比喻理想的失落,“骥騄伏盐车”则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仗工整,使得全诗节奏感强烈,具有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感慨,体现了人际之间的真诚与心灵的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朴非外假”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友人的心境是怎样的?
“千里还同术”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