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2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28:44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
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
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
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邻近的诸侯和我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芷江的兰花和浦边的风景让我遗憾没有横梁可以依偎。
秋风吹拂,门外的旌旗飘动,清晨的露水在庭院中散发着橘柚的香气。
玉制的笛子在白天微凉时最为合适,傍晚时分金色的乐器应当演奏清雅的乐曲。
诗人昨夜听到杜鹃的啼鸣,感叹时光流逝,难以珍惜这满园的花香。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心境有关。处于秋季,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面对秋风和晨露,表达了对流年和美好事物的惋惜。
刘禹锡的这首《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早秋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提到“邻境诸侯同舍郎”,不仅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接下来的景象描绘中,秋风、旌旗、橘柚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
诗中“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表达了对音乐的向往,乐器的声音仿佛与自然的景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而“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则在情感上达到高潮,诗人通过杜鹃的啼鸣,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流逝,反映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刘禹锡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秋日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友情、自然、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流年逝去的无奈与哀伤,传达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邻近诸侯是指什么?
“晓露庭中橘柚香”中的“橘柚”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鸟的叫声表达对流年的感慨?
以上内容涵盖了诗词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欣赏《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