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5:43
不如归去,好收拾今日南朝人物。江上青山,依旧是刘宋萧梁半壁。长线扁舟,书生卖国,旧耻终须雪。黄河如带,此间犹有枭杰。因念强虏辽金,媾和盟未已,番兵旋发。坐失燕云,陈家谷骁将全军灰灭。十二金牌,莫须有冤狱,竖人毛发。北笑南啼,稗官谁记年月。
不如回去吧,趁现在整理一下南朝的历史人物。江上的青山,依然是当年刘宋和萧梁时代的半壁江山。长长的绳索和小舟,书生却为国家出卖了自己,旧恨终究要报。黄河如同一条带子,这里仍有英雄豪杰。想到强敌辽金,和谈的盟约还未结束,番兵又开始出动。错失了燕云之地,陈家谷的骁将全军覆灭。十二道金牌,不过是一些冤屈,令人毛发悚然。北方在笑,南方在哭,稗官的记载谁还记得那年月。
作者介绍:袁克文,清代诗人,生于1715年,卒于1772年,字子渊,号梅谷,晚号梅山,擅长诗词,尤其在古体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压力、内部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回顾南朝历史人物,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的思索。
《念奴娇》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忧国情怀的词作,诗人通过回顾南朝历史,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展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开篇以“归去”一词,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归属感,希望通过整理南朝人物的历史,来寻找失落的文化根基。诗中提到的“江上青山”,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不变,尽管时代变迁,英雄豪杰依然值得缅怀。
诗中对“书生卖国”的愤慨,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失望,强调了国家利益与个人道德之间的冲突。而“黄河如带”的意象则为整首诗增添了壮丽的风景,寓意国家的壮阔与英雄的气概。然而,强敌的威胁和内忧的浮现,使得诗人对未来充满无奈和悲哀。最后以“北笑南啼”的对比,既是对南北对立局面的描绘,也是对历史无情的嘲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念奴娇》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黄河如带”是用来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