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1:02
断魂无那,霎时闲柳蘋花吹合。
几点残红随蝶粉,倒挂蛛丝檐角。
鹦鹉呼来,鹧鸪催去,恨与晴波阔。
斜阳无语,半天烟岫寥廓。
何处麦雨葵风,含桃金碗,九十春光恶。
惆怅江南花落尽。
玉树歌声重作。
画鼓萤流,琼箫人远,野草迷长乐。
御沟流水,应怜云鬓梳削。
此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开头描绘了断魂的情绪,瞬间一片闲适的柳树、浮萍和花瓣随风而舞,几瓣残红的花瓣随着蝴蝶飞舞,像是倒挂的蛛丝在屋檐上。鹦鹉在叫,鹧鸪在催促,诗人感到与晴朗的波浪之间的距离倍感遥远。斜阳沉默,半边天的烟雾与山岫显得空旷无边。问哪里还有麦雨时节的葵风,含着桃花的金碗,九十个春天的光阴已经令人厌恶。对此,诗人感到惆怅,江南的花已凋零,玉树上的歌声又重新响起。画鼓萤火虫流动,琼箫的声音远去,野草在长乐的地方迷失。御沟的流水,令人怜惜那梳理云鬓的轻盈。
龚鼎孳(公元1556年—1623年),字元章,号熙堂,明代诗人。他以清丽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生,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反映出当时士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念奴娇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断魂无那”便奠定了整首诗的伤感基调,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如“闲柳”、“蘋花”这些意象,既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美好,又暗含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尤其是“几点残红随蝶粉”,不仅描绘了花瓣与蝴蝶的舞动,更加深了那种凋零与遗憾的情绪。
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引入了“鹦鹉呼来,鹧鸪催去”,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界的声音与诗人内心的挣扎。斜阳的沉默与空旷的心境相呼应,暗示着诗人在美好与失落之间的矛盾心理。而“何处麦雨葵风”则是一种对逝去岁月的追问,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部分的“玉树歌声重作”、“画鼓萤流”等意象,既有对美好回忆的重温,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与迷惘,呼应了开头的主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循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龚鼎孳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围绕着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真挚。
《念奴娇 其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龚鼎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残红”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失去的美好
C. 快乐
D. 自然
诗中“何处麦雨葵风”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怀念过去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状的满意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