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9:09
念奴娇 壬子春感
作者: 杨圻 〔清代〕
江岸飞满流莺,甚催春归去,些儿容易。
都是寻常闲院落,日暖昏沉沉地。
春已无踪,玉人不管,一枕春眠腻。
空阶蝴蝶,两三飞过深翠。
正是故国归来,男儿也有几点伤心泪。
曾与寒梅期后约,辜负月中霜里。
记得深闺,那时帘底,悄影扶轻醉。
小栏红烛,照人愁坐无寐。
在江边,春天的莺鸟飞满了枝头,催促着春天的到来,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一切似乎都是平常的院落,阳光照耀,黄昏显得沉沉的。
春天已经无迹可寻,美人不再挂念,沉沉地在春梦中睡得不愿醒来。
空荡荡的台阶上,蝴蝶偶尔飞过,映衬着深绿的景色。
正值我归国之时,作为男儿,心中难免有几分伤心泪。
曾经与寒梅约定要在春天相见,却辜负了明月下的白霜。
我记得那深闺之中,那时轻纱帘底,悄悄扶着醉意。
小栏上的红烛,照亮了我愁苦的夜晚,使我难以入睡。
杨圻(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这首词创作于壬子年春天,诗人因春天的凋零和故国的思念而感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念奴娇 壬子春感》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便以“江岸飞满流莺”引入春天的意象,莺鸟的鸣叫催促春天的归来,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暗含了诗人的失落和孤独。春天的暖阳照耀在“闲院落”中,却无法驱散内心的阴霾。随着“春已无踪”,诗人对美丽事物的依恋转化为一种无奈与哀伤,特别是“玉人不管”的句子,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失去和对爱情的渴望。诗人在此与寒梅的约定,象征着他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往的追忆。最后,寂静的夜晚与小栏红烛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本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情感的复杂性。例如,“江岸飞满流莺”通过视觉意象营造出春天的景象,而“空阶蝴蝶”则通过对比展现春天的短暂。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爱情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借用春天的意象,诗人传递出一种伤感而又温柔的情感基调。
诗中“江岸飞满流莺”中的“流莺”指的是什么?
a) 鸟类
b) 花卉
c) 树木
d) 风景
诗人如何形容春天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平常
d) 激动
“男儿也有几点伤心泪”中“男儿”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亲人
d) 学生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恶》相比,杨圻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辛弃疾则更强调历史感与豪情。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前者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内心的孤独,后者则通过豪放的笔调展现对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