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公时遗石榴》

时间: 2025-04-26 05:38:19

诗句

高冠趋尹君方掾,促席迎宾我已翁。

交态不忘平日厚,歌声犹似少年工。

映阶露菊秋吟苦,盈筥霜榴岁问通。

每与东邻话知旧,白头强健几人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8:19

原文展示:

公时遗石榴
作者: 韩维 〔宋代〕

高冠趋尹君方掾,
促席迎宾我已翁。
交态不忘平日厚,
歌声犹似少年工。
映阶露菊秋吟苦,
盈筥霜榴岁问通。
每与东邻话知旧,
白头强健几人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聚会情景。他看到高冠的官员来到,自己作为老者受到了热情招待。尽管时光流逝,友谊依旧深厚,歌声依然动听,仿佛年轻时的技艺仍在。诗中提到秋天的菊花和霜打的石榴,表现出岁月的无情和对往昔的追忆。最后,作者感慨年华老去,能与东邻老友共叙旧情的又有几人呢?


注释:

  • 高冠:指官员的帽子,象征地位与权势。
  • 趋尹:指迎接官员,表现出对权势的尊重。
  • 交态:交往的情意,表达了长久以来的深厚友谊。
  • 映阶露菊:描绘秋天的景象,菊花在露水中显得清新。
  • 盈筥霜榴:指盛满了霜打的石榴,象征着丰收却也暗含寒冷的象征。
  • 白头强健:形容年老却依然健康的状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典故解析: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 石榴:象征多子多福,常被视为丰收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他的诗风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年老之际,表达对昔日友谊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随着年岁的增长,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秋日的聚会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友谊与岁月的深刻反思。诗开头高冠趋尹,突出了社会地位的差异,而后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深厚,表现出亲友间不变的情谊。诗中“歌声犹似少年工”一句,生动地传达了即使年岁已高,内心仍然保持年轻的热情与活力。映阶露菊与盈筥霜榴的意象,营造了浓厚的秋意,同时象征着人生的丰收与凋零。结尾“白头强健几人同”,不仅是对友人的怀念,也让人思考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孤独。这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分明,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冠趋尹君方掾:描绘了官员的到来,表现出人们对官权的重视。
  • 促席迎宾我已翁:老者热情招待宾客,反映出对友谊的珍视。
  • 交态不忘平日厚:强调即便岁月变迁,友谊依然牢固。
  • 歌声犹似少年工:表明内心依旧年轻,充满活力。
  • 映阶露菊秋吟苦:写尽秋天的凄凉与孤独。
  • 盈筥霜榴岁问通:暗示岁月带来的变化与不易。
  • 每与东邻话知旧:与邻居分享过去的美好回忆。
  • 白头强健几人同:感慨年华流逝,能同庆的友人愈发稀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岁月比作石榴的霜打,表现人生的沉重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人生孤独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冠:象征权力与地位。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石榴:象征丰收与多子多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失落
    B. 愉悦
    C. 怀旧
    D. 愤怒

  2. “映阶露菊”中的“露菊”指的是什么季节的花?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白头”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老年
    C. 中年
    D. 青年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韩维的《公时遗石榴》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韩维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视,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家庭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唐诗宋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蝶恋花 蝶恋花 踏莎行 浣溪沙 浣溪沙 满江红 御街行 感皇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少年行 倒八字的字 吃糠咽菜 云窗月帐 矢下如雨 包含奉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一连 聿字旁的字 载酒问字 眉高眼下 巾字旁的字 适婚 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说得拢 小萝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