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1:3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1:39:09
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在江边的落日映照下,雷声从峡谷外传来,雨后晴空的云彩无处不在,晨曦中台馆显得苍茫而悠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绩(约701-761年),字子猷,号少游,唐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
创作背景: 《咏巫山》是王绩在游历巫山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巫山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咏巫山》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色。开篇的“江前落”即引入了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落日的余晖洒在江面上,形成了美丽的自然画卷。接下来的“雷声峡外长”则暗示着远方的气象变化,雷声的回响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的孤独与寂寥。再看“霁云无处所”,雨后的晴空洒下的光辉,映照出自然界的生机,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而“台馆晓苍苍”则用“苍苍”一词,传达出一种清晨的朦胧感,给人一种静谧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那种对生命的沉思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对生命的沉思与对美好景致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是哪个? a) 雪 b) 雷声 c) 风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方面? a) 爱情 b) 自然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绩的《咏巫山》都描写了自然景观,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而王绩则强调了自然的壮丽与变化。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