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0:47
上将秉神略,至兵无猛威。
三军当严冬,一抚胜重衣。
霜剑夺众景,夜星失长辉。
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
武牢锁天关,河桥纽地机。
大将奚以安,守此称者稀。
贫士少颜色,贵门多轻肥。
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
山岳恩既广,草木心皆归。
这首诗的作者描绘了将领的威严与军队的状况。将军手握神秘的战略,兵力虽多却不显得威猛。严冬时节,三军必须穿上厚重的衣物以抵御寒冷。霜剑在寒霜中夺去了万物的光泽,夜空中的星星似乎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苍鹰高昂地独立于空中,连恶鸟都不敢靠近。武牢如同锁住天关,河桥则是连接土地的关键所在。大将为何安然无恙,守卫这样的地方的人实在少见。贫苦的人面色苍白,富贵之家却多是肥胖的身躯。试着登上高山,才会发现草木是如此渺小。山岳的恩德如此广博,而草木的心意也都归向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号天池,出生于汾阳。他以清新、高远的诗风著称,尤以七言绝句见长。孟郊的一生经历了多次科举未中,生活困苦,常以诗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不满。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动荡时期,社会矛盾和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写将军和军队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的军事状况和社会现象。
《上河阳李大夫》是一首描绘将领威仪与军队状态的诗作。诗的开头便用“上将秉神略”引入将军的形象,展示了将领的智慧与威严。然而,接下来的描述却揭示出一种隐忧,尽管军队人数众多,却显得不够威猛,似乎在严冬的困境中难以展现出真正的力量。这种矛盾的描写使得诗歌在气氛上显得沉重。
接下来的意象如“霜剑夺众景”和“夜星失长辉”,不仅描绘了自然的严酷,更暗示了战况的艰难和希望的缺失。而“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则进一步强化了将军的威严,隐喻强者的压制使得弱者无法生存。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从将军到军队,再到贫富对比,最后以自然景观的微观视角结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而最后两句“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则引导读者思考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中的渺小与无力,突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虚构的将军与军队的形象,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和人们内心的无奈,表达了对人类在大自然和社会面前微小的感慨。诗中揭示了权力、责任与民生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上将秉神略”意指什么?
a) 将军智谋
b) 将军任性
c) 将军力量
“霜剑夺众景”中“霜剑”代表什么?
a) 兵器
b) 冷酷的环境
c) 美丽的景色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富贵与贫穷
b) 人类的渺小与无力
c) 战争的胜利与失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阅读,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上河阳李大夫》这首诗的内涵及其背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