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2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22:13
赠崔少微
贤才负圣朝,终日掩衡茅。
尚静师高道,甘贫绝俗交。
晒碑看壁蠹,蒸术拾邻梢。
却忆杨夫子,劳劳事解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崔少微的赞美和对志同道合之人的向往。诗中提到贤才在圣明的朝代中被埋没,整日守着简陋的茅屋。诗人推崇崔少微的淡泊名利,愿意过清静的生活,远离世俗的交往。诗人回忆起杨夫子(指杨意),感慨他忙碌的生活和面对讥讽的处境。
作者介绍: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清隐,晚号梅溪,北宋诗人、词人、画家,因其隐居生活和高洁品格受到后人称道。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清明政治的渴望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诗中通过对崔少微的赞美,表达了对贤才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赠崔少微》是林逋以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为基础创作的一首诗。开篇即直言“贤才负圣朝”,道出了时代对于有才之人的冷落,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悲哀。接下来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对崔少微的赞美,强调了其“甘贫绝俗交”的志向,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诗中“晒碑看壁蠹”意象的运用,生动描绘了诗人清贫却自得的生活状态,体现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而“却忆杨夫子,劳劳事解嘲”,则引入了历史人物,形成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丰富性。
整首诗通过对崔少微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代的无奈与感慨。通过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描写,林逋成功地传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使得这首诗在清新脱俗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崔少微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贤才”主要指什么?
A. 有才华的人
B. 富贵之人
C. 平凡之人
答案:A
诗人对崔少微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
A. 渴望繁华
B. 淡泊名利
C. 热衷交际
答案:B
“晒碑看壁蠹”中,壁蠹代表了什么?
A. 富贵生活
B. 清贫生活中的琐事
C. 人生的烦恼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