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蓦山溪·芳菲叶底》

时间: 2025-05-22 19:49:24

诗句

芳菲叶底。

谁会秋江意。

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

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

独步珠宫里。

佳名岩桂。

却是因遗子。

不自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

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

香外无香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9:49:24

原文展示:

蓦山溪·芳菲叶底
作者:万俟咏 〔宋代〕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
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
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
花四出,香七里。
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
却是因遗子。不自月中来,
又那得萧萧风味。
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
飞太白,酬仙蕊。
香外无香比。

白话文翻译:

在芳香的叶子底下,谁能体会到秋江的情意呢?
深绿的叶子保护着淡黄的花,害怕青女(指霜天)侵扰使其憔悴。
花开有早有晚,都占尽了九月的秋天,
花香四溢,香气飘散七里之外。
我独自在珠宫中漫步,佳名岩桂。
这却是因为遗留下的子孙,
不是从月宫中来的,又怎能体会到那萧萧的风味呢?
霓裳的旧曲,休要去问广寒宫中的人,
飞到太白星,去酬答仙蕊。
香气之外没有任何香气可以与之相比。

注释:

  • 芳菲:指花草的芬芳和美丽。
  • 青女:指秋天的霜,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拟人化。
  • 珠宫:指天宫,或比喻高雅的环境。
  • 广寒人:指月宫中的嫦娥。
  • 太白:指太白星,即金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万俟咏,字子华,号朴山,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韵,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词繁荣之时,万俟咏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蓦山溪·芳菲叶底》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韵味。开头两句以“芳菲叶底”引入,展现了秋意的萧瑟和幽静,接着提到“深绿护轻黄”,描绘了秋季的色彩变化,深绿的叶子与淡黄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诗中“都占九秋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九月的秋天似乎是一个花香四溢的季节,然而诗人在独自漫步于“珠宫里”,却感到一些孤独和遗憾。后半部分提到的“休问广寒人”,则是对人间和天上仙人的对比,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菲叶底:指在芳香的花叶底下,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谁会秋江意:质疑谁能理解秋江的情感,暗示秋天的凄清。
  • 深绿护轻黄:深绿的叶子保护着淡黄的花朵。
  • 怕青女霜侵憔悴:害怕霜冻会使花朵憔悴,表现出对生命脆弱的担忧。
  • 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的开放有早有晚,然而都在九月的秋天中。
  • 花四出,香七里:花香四散,香气飘散至七里之外。
  • 独步珠宫里:独自在高雅的环境中漫步。
  • 佳名岩桂:指代美名的岩桂,象征高尚与美丽。
  • 却是因遗子:强调美好的事物往往与后代相连。
  • 不自月中来,:否定了仙人般的来源,强调凡人的渴望。
  • 又那得萧萧风味:感叹如何能体会到那种清冷的风味。
  • 霓裳旧曲:提到旧时的华丽乐曲,暗示怀旧。
  • 休问广寒人:告诫不要去问天上人。
  • 飞太白,酬仙蕊:渴望飞向太白星,与仙人相会。
  • 香外无香比:强调这股香气无与伦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植物比作人,赋予其情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霜)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菲:象征青春和美好。
  • 秋江: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珠宫:象征高雅和理想的空间。
  • 青女:象征霜冻与生命的脆弱。
  • 霓裳:象征华丽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芳菲叶底”中的“芳菲”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悲凉
    B. 花香的美丽
    C. 深绿的叶子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青女”是指什么?
    A. 白云
    B. 霜
    C. 月亮
    答案:B

  3. 诗人独步的地方是哪里?
    A. 山顶
    B. 珠宫
    C. 江边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万俟咏的《蓦山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前者更偏向于对秋天的感慨,后者则多了一份对青春的眷恋与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药轩 代书寄长安幕张文通 小圃逢春 题淮阴侯庙十首 观两汉吟 首尾吟 其八十 题淮阴侯庙十首 观物吟四首 其一 洛下园池 晚凉閒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右耳刀的字有哪些?右耳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详解 香字篆书怎么写?香字篆书书写技巧与步骤详解 岛字拼音怎么写_岛字的拼音及繁体字解析 奔泷 包含郁的词语有哪些 夺开头的成语 草书的笔顺怎么写?草书字体的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草书学习 同字框的字 蓬龙 牛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讥而不征 狐假虎威 包含娩的词语有哪些 对答如流 南田字格怎么写?南田字格书写技巧与步骤详解 过阙 糹字旁的字 珠规玉矩 惟一惟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