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采莲曲》

时间: 2025-07-29 23:59:25

诗句

拨棹里湖去,连堤种芰荷。

折来与郎嗅,香比外湖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3:59:25

采莲曲

作者: 史夔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拨棹里湖去,连堤种芰荷。
折来与郎嗅,香比外湖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姑娘划船到湖里去采莲的情景。她在湖边的堤岸上采摘莲藕,想把折下来的莲花带回去让心上人闻一闻,结果发现这里的莲花香气比外湖的更加浓郁。


注释:

  • 拨棹: 划动船桨的动作。
  • 里湖: 指的是内湖,与外湖相对。
  • 连堤: 连接的堤岸。
  • 芰荷: 指的是芙蓉和荷花的统称。
  • 折来: 采摘过来的意思。
  • : 指心上人或情人。
  • 香比外湖多: 这里的香气比外湖的香气更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夔,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常蕴含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诗歌鉴赏:

《采莲曲》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恬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诗中展现的自然风光,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寄托。在划船采莲的过程中,诗人通过“折来与郎嗅”这一细节,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寄托。莲花,作为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植物,常常与纯洁、美好相联系,能够引起读者对于爱情的向往。

从语言上看,诗句简洁明了,富有韵律感,形成了“拨棹—采莲—赠香”的流畅意象链条,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美。尤其是“香比外湖多”,不仅仅是对莲花香气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暗示着内心情感的丰盈与独特。

整首诗虽短,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爱情的甜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感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拨棹里湖去: 描绘了姑娘划船进入湖中的动作,展现出轻快的节奏。
    2. 连堤种芰荷: 说明那里的环境优美,堤岸上种满了荷花,烘托出自然的和谐。
    3. 折来与郎嗅: 通过“折来”,表现出她对爱情的用心,想要分享这份美好。
    4. 香比外湖多: 强调这里的美好,香气更加浓郁,象征着内心情感的深厚。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莲花的香气比作爱情的芬芳,暗示两者的亲密关系。
    • 拟人: 通过“折来与郎嗅”,赋予莲花以情感,使其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
    • 对仗: 形式上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 莲花: 象征纯洁、美好,常与爱情相联系。
  • 湖水: 代表自然的宁静,暗示内心的平和。
  • 船桨: 动作的象征,代表着追求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拨棹里湖去”表达了什么动作? A. 走路
    B. 划船
    C. 游泳

  2. 诗人想把什么送给心上人?
    A. 食物
    B. 荷花
    C. 礼物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友谊
    B. 爱情与自然
    C. 战争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渔舟唱晚》- 张志和

诗词对比:

  • 《采莲曲》与《静夜思》: 两者都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采莲曲》侧重于爱情的甜美,而《静夜思》则更注重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采莲曲》的美妙与深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 其一 皇帝閤 又和 东屯 谨和老人赋退朝 送范漕赴召八绝 圣节日望拜黄牛祠前退读众碑感而有作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其九 仲冬二日还自谷川道中两绝 送黎德升出守眉州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清毅 刀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棘的成语 为人作嫁 冷幽幽 神机妙算 包含疚的词语有哪些 羸骀 左支右调 翻江倒海 矛字旁的字 决狱断刑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悬崖绝壁 走之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