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21:0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1:08:38
白云幕松顶,轻风扇茗垆。
此时羊太傅,对客理阴符。
且捉玉如意,暂疏金仆姑。
清言宁误晋,雅志在吞吴。
海静烽堪冷,时平将自儒。
宁知日出处,片檄尽舆图。
白云像幕布一样在松树顶上,轻风拂动着茶席。此时,羊太傅(羊荣)正在与客人讨论《阴符经》。且把玉如意握在手中,暂时放下金仆姑(比喻富贵的生活)。清白的言论宁可误解晋国的君主,崇高的志向在于吞并吴国。海面宁静,烽火台显得寒冷,时局平稳,士人自会以儒雅的姿态自处。哪里知道日出之处,片片诏书已经尽数绘制在地图上。
王世贞,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兼具古雅与清新,注重抒情与意境的融合,作品多涉及政治、士人生活等主题。
此诗作于明代,背景是当时士人对政治的思考与社会现实的关注。诗中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对和平安宁的渴望。
《题尤生画赠林总兵》通过自然景色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以“白云幕松顶,轻风扇茗垆”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下来的“此时羊太傅,对客理阴符”,则迅速引入了历史人物羊荣,显示出作者对古代志士的向往,并通过与客人的对话,反映出当时士人的理想与追求。此处的“玉如意”和“金仆姑”的对比,揭示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看淡与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清言宁误晋,雅志在吞吴”,不仅表达了对清白言论的坚持,也暗示了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观察,如“海静烽堪冷,时平将自儒”,反映了作者对安定社会的期待。
最后一句“宁知日出处,片檄尽舆图”则以对未来的思考结束,表达了对时局变化的无常与对政治理想的坚持,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整首诗以宁静的自然景色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士人理想与清白言论的追求,同时也对当时的政治局势做出深刻的反思,展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情怀。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与思考,体现了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羊太傅”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羊荣
B. 羊祜
C. 羊角
“玉如意”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物质富裕
B. 顺利如意
C. 学问渊博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历史的怀念
王世贞《题尤生画赠林总兵》与杜甫《登高》:两首诗都反映了士人对时代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王世贞更侧重于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而杜甫则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