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5: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5:59:09
感事得五言长律三十句时家弟敬美致关中书为归计因赋此寄之
作者: 王世贞 〔明代〕
大道本何诤,凡情空见憎。
庙廊稀阙事,泉石易为绳。
魔总百相娆,佛还三不能。
岂予真白璧,劳彼任青蝇。
会得无身语,依然有发僧。
江湖元自阔,风浪定来澄。
嘿嘿时弹指,凉凉对抚膺。
尺书传令弟,三益喜良朋。
草赋推司马,莼心托季鹰。
非关怨摇落,业已削飞腾。
缓蜡千山屐,来依六祖灯。
天宁久钟会,尔不愧孙登。
日月高难毁,乾坤大可凭。
鹓雏从吓鼠,羊角定扶鹏。
若说函中记,宁同汉五陵。
这首诗表达了对大道和人情的思考,指出人们对彼此的嫉妒和怨恨是多么无意义。诗人感慨庙宇中事务稀少,反而让人容易迷失。尽管魔鬼有多种诱惑的形象,而佛教教义却往往难以触及人心。诗人自问自己是否真的如同白璧般纯洁,反而要忍受蝇虫的叮扰。即便领悟了无我之境,内心仍然有一种出家的冲动。江湖本来无限辽阔,风浪过后定会平静。时光流逝,面对生活的冷暖,诗人写信传递对弟弟的关心,感叹朋友的珍贵。诗中提到的司马相如和季鹰,暗指对友谊的珍视。诗人不再怨恨那些失去的东西,渐渐放下。生活的艰辛如同千山万水,但最终会依托于信仰的光明。历史的长河中,日月恒久,天地广阔。无论是群鸟还是高飞的鹏鸟,最终都要面对生活的现实。函中所记的事情,宁愿比作汉代五陵的美好。
作者介绍: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出生于浙江。他以诗词、散文和戏曲著称,尤其在诗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世贞与弟弟的通信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以及对个人信仰的探讨。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出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通过对大道与人情的对比,揭示了世俗的嫉妒与怨恨,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反思庙宇的冷清,和对魔鬼与佛的对立,表现出人们对真理的追求与难以实现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对江湖宽广的描绘,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诗人以“尺书”传递心意,强调了朋友间的珍贵情谊,使得整首诗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取得了平衡。最后,诗人以个人的信仰为寄托,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勇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哲理,强调了信仰的力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思熟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魔总百相娆”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世贞的作品相比,李白的诗歌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而王世贞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哲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