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4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49:08
无辨存臣节,扳留见帝仁。
从它贝锦客,不是茧丝臣。
北极丹心苦,函关紫气真。
泪枯缘国士,心死作山人。
欲识加餐意,他年致主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恩德的深切感慨。诗人感叹自己没有辨别出忠臣的节操,只能盼望能得到皇帝的仁爱;与那些外来的富贵客人相比,自己并不是依附于权贵的臣子。即使心中充满了忠诚与苦楚,在国门之外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泪水已枯竭,因而心如死灰,成了隐士一般的人。若想知道他究竟想要什么恩赐,恐怕要等到来年才能向皇帝呈上请求。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1590),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在诗词、戏剧等方面的成就而被后人铭记。他的诗风清新,常用典故,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中期,正值国家动荡、士人失意之时,诗人通过对忠臣节操的思考,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在表现忠诚与失落的情感上,展现了王世贞深厚的文学功底及其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开篇便以“无辨存臣节”抒发自己对忠诚的思考,接着用“扳留见帝仁”表达了对皇帝仁爱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期待的复杂情感。诗中提到的“贝锦客”与“茧丝臣”,通过对比,揭示了诗人对那些依附于权贵之人的不屑与失望。
“北极丹心苦,函关紫气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忠诚与对国家的忧虑,诗人用“紫气”象征美好的未来与希望,然而“泪枯缘国士”的沉重感则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奈与失落。最后的“欲识加餐意,他年致主身”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一个忠臣在国家动荡背景下的无奈与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北极丹心”与“函关紫气”的对比,营造出忠诚与希望的强烈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在于表达对忠诚与恩德的感慨,以及在国家动荡中士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贝锦客”指的是:
A. 外来的富贵客人
B. 忠臣
C. 隐士
D. 诗人自己
“北极丹心”象征:
A. 美好未来
B. 忠诚
C. 悲伤
D. 隐退
诗人最后一句表达的是: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国家的失望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世贞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然而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乐观的态度,而王世贞则充满了对忠诚与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