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2:2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2:25:49
作者: 杜甫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
风尘为客日,江海送君情。
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
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在乱世之后我们再次相见,秋天已深,你又要远行。
风尘仆仆的日子里,江海送走了你,带着我对你的情谊。
晋朝的丹阳尹,公孙在白帝城。
经过这一切,我倍感珍惜,暂且不谈战争的事。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风格沉郁,情感深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战乱,目睹了国家的分崩离析和个人的离散。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对乱世的感慨。
《送元二适江左》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友人元二的送别,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关注和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点明了时局的混乱和季节的更迭,暗示着离别的无奈与惆怅。接下来的“风尘为客日,江海送君情”则通过描写送别的景象,传达了杜甫对元二的深情厚谊。将江海作为送别的象征,既是对友人远行的祝愿,也是在表达自己对这种离别的无奈与惋惜。
“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提到历史典故,展现了杜甫的历史视野,暗示着身世与历史的交织。最后的“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则是对经历过战乱后对生命的珍视,同时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无奈。这种情感在整首诗中流淌,令人感受到深切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情感的深度,展现了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深厚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珍重和对乱世的感慨,展现了杜甫对人生无常和友情长存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深”象征什么?
“江海送君情”中的“江海”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取次莫论兵”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