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1: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1:04:42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其二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夜,诗人与一群贵公子们在丈八沟的水边纳凉,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雨水。雨水打湿了席子,风急促地吹打着船头。越国的女子因为雨水而弄湿了红裙,燕姬也因天气的变化而显得愁眉不展。缆绳将柳树束缚在堤岸上,帷幔随波浪漂浮。归途上,风声呼啸,使人感到凄凉,而五月的塘边已透出秋意。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其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关怀和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著称,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杜甫的诗作更是饱含忧国忧民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杜甫晚年,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身处困境,常常与朋友聚会以解忧。在一次纳凉时,突如其来的雨水带来了湿润的空气和惆怅的气氛,借此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夏日傍晚的场景,突如其来的雨水不仅打乱了欢乐的氛围,更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雨水和风的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无常与人情的脆弱。诗中提到的“越女”和“燕姬”不仅是对美丽女子的描写,更是象征着那种逝去的快乐和忧愁。杜甫通过他们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追忆与惋惜。
此外,诗中“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的结尾,透出一种无奈的孤寂感。诗人似乎在感叹盛夏的美好已经过去,秋天的来临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情感深邃而复杂。这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杜甫作品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雨水、风浪及美人愁苦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时光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越女”指的是:
“归路翻萧飒”中的“萧飒”意为:
诗中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