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论俗十二首》

时间: 2025-05-22 02:54:35

诗句

悬墙挂德音,尽驰今年租。

旄倪发欢谣,助达和气舒。

皇恩施甚厚,疲疗望少苏。

吁嗟吏舞文,诏纸墨未渝。

借贷尽白著,勾稽穷宿逋。

掊克傥归公,民贫犹乐输。

量权徵倍耗,夤缘窃其余。

宁逢盗剽攘,厌闻吏追呼。

盗奸久必戢,吏奸无由锄,雷霆不言威,肉食忍自诬。

故态勿狃习,穷阎勿侵渔。

勿谓天听高,勿谓黔首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2:54:35

原文展示:

悬墙挂德音,尽驰今年租。
旄倪发欢谣,助达和气舒。
皇恩施甚厚,疲疗望少苏。
吁嗟吏舞文,诏纸墨未渝。
借贷尽白著,勾稽穷宿逋。
掊克傥归公,民贫犹乐输。
量权徵倍耗,夤缘窃其余。
宁逢盗剽攘,厌闻吏追呼。
盗奸久必戢,吏奸无由锄,
雷霆不言威,肉食忍自诬。
故态勿狃习,穷阎勿侵渔。
勿谓天听高,勿谓黔首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官吏贪腐现象的不满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诗中提到在墙上挂着德行的音讯,却仍要交出今年的租税,民众辛苦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虽然朝廷恩惠厚重,但人民依然感到疲惫和绝望。对官吏的指责贯穿全诗,他们舞文弄法,却没有改变现实。即便有借贷和白纸黑字的凭证,仍然难以抵达公平。诗人希望与其碰上盗贼,不如免于官吏的追捕,盗贼的行为终会受到惩罚,而官吏的腐败却无从铲除。最后,诗人呼吁要避免沉溺于旧习,不要侵扰穷苦人家,反对对天意的盲目依赖和对百姓的轻视。

注释:

  • 悬墙挂德音:比喻宣传德行的标语。
  • 尽驰今年租:指今年的租税要全部交清。
  • 旄倪:古代官吏的象征,官印。
  • 疲疗:疲惫和疗愈,表示民众希望得到救助。
  • 吁嗟:叹息,表示对现状的不满。
  • 掊克:指剥削、剥夺。
  • 夤缘: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约1060-1120),字公亮,号东山,宋代诗人,政治家,因其诗风清新高远,常被后人称道。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批评时弊,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论俗十二首》是刘子翚在宋朝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反映了他对当时官场的不满及对百姓疾苦的关心,旨在唤醒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深刻地揭示了宋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对官吏腐败的批判。诗人通过对比官吏与盗贼的描写,表现出在当时的官场中,腐败现象比盗贼行为更加普遍和严重。诗中反复提到的“吏奸”与“盗奸”,不仅反映了官员的不作为与贪婪,也揭示了在社会底层,百姓对生存的无奈与挣扎。

诗的情感基调是沉重的,诗人以“吁嗟”开篇,彰显了他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通过生动的语言与鲜明的意象,诗人将复杂的社会问题浓缩在简短的句子中,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深刻的社会责任感。此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和排比,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使得诗意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悬墙挂德音:意指在墙上挂着宣传道德的标语,体现出社会对道德的重视。
  2. 尽驰今年租:指的是即使强调德行,人民仍需负担沉重的租税。
  3. 旄倪发欢谣:官吏在享乐中唱着欢快的歌谣,讽刺他们的奢侈与腐化。
  4. 助达和气舒:表面上看似促进了和谐,实则隐藏剥削。
  5. 皇恩施甚厚:指朝廷对百姓的恩惠,然而实际上未能改善人民生活。
  6. 吁嗟吏舞文:对官吏们文书游戏的批评,表明他们只顾自身利益。
  7. 借贷尽白著:即使有借贷的凭证,也无法改变不公。
  8. 掊克傥归公:即便有剥削,民众依然愿意为国家奉献。
  9. 宁逢盗剽攘:诗人宁愿遭遇盗贼也不愿遭遇官吏的追捕。
  10. 盗奸久必戢:盗贼的恶行终将受到惩罚。
  11. 吏奸无由锄:而官吏的腐败却难以根除。
  12. 肉食忍自诬:肉食者(指统治者)自我欺骗,无法正视自己的恶行。

修辞手法:

  • 对比:官吏与盗贼的比较,强调社会腐败的严重性。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如“雷霆不言威”,形象地表达出无声的威严。

主题思想:

全诗集中体现了对官吏贪腐的痛烈批判与对民生苦难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德音:象征道德与伦理。
  • 旄倪:象征权力与官位。
  • :象征贪婪的官吏。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德行的悬挂与租税的重压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社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官吏的贪婪与百姓的苦难突出当时社会的腐化与不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吏”指代的是哪类人? A. 农民
    B. 官吏
    C. 商人

  2. 诗中提到的“肉食”是指什么? A. 食物
    B. 统治者
    C. 农民

  3. 诗人更愿意遇到什么情况? A. 官吏的追捕
    B. 盗贼的袭击
    C. 和平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新乐府》相比,刘子翚的《论俗十二首》更加强调了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批判,二者都表现了对民生的关注,但刘子翚更为激烈地反映了官场的腐败。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子翚相关传记与研究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牧牛词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寻胡隐君 春暮西园 读杜工部集偶成 江郎石 观百花亭剧赠春航 丽江月色 怀邬大昕 兴宁罗翰林孟郊故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鸡占 三框儿的字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朱衣使者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包含桂的成语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朝种暮获 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明公正气 厄字旁的字 诸葛垒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花花太岁 三撇旁的字 刳心雕肾 绮组 建之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