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竹源之集奇仲不赴萧屯以诗嘲之再用原韵》

时间: 2025-05-10 04:21:17

诗句

平生老子兴,浑奇幽绝处。

宁嫌一坡远,甘作十歇去。

至今清梦狂,时走松阴路。

心忻自吟哦,技疗辄披露。

那知菅蒯微,辱报瑶琼树。

胸中万斛清,忽向毫端雨。

援桴未敢再,破的已惊屡。

病身得所便,一阅神气聚。

淇竹秋棱栾,洛花春布濩。

真机不可藏,文亦肖风度。

乐哉精庐游,愧我不常与。

陋乡岂无奇,乏此追陪故。

翻然卜邻心,几逐长风翥。

但分茅半檐,不假牛十具。

刘郎个中人,幽期乃愆素。

曾无负负言,直委茫茫数。

移广太遽生,恐未明深膆。

君看旋磨蚁,琐屑安故步。

何如骥突云,轩豁随长驭。

集枯岂小欤,动者中不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1:17

原文展示

平生老子兴,浑奇幽绝处。
宁嫌一坡远,甘作十歇去。
至今清梦狂,时走松阴路。
心忻自吟哦,技疗辄披露。
那知菅蒯微,辱报瑶琼树。
胸中万斛清,忽向毫端雨。
援桴未敢再,破的已惊屡。
病身得所便,一阅神气聚。
淇竹秋棱栾,洛花春布濩。
真机不可藏,文亦肖风度。
乐哉精庐游,愧我不常与。
陋乡岂无奇,乏此追陪故。
翻然卜邻心,几逐长风翥。
但分茅半檐,不假牛十具。
刘郎个中人,幽期乃愆素。
曾无负负言,直委茫茫数。
移广太遽生,恐未明深膆。
君看旋磨蚁,琐屑安故步。
何如骥突云,轩豁随长驭。
集枯岂小欤,动者中不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老来仍保持的兴致与追求,虽然身处幽静之地,但他并不在意远方的距离,甘愿在此安静歇息。时至今日,他仍在梦中狂想,时常走在松树阴影下,心中愉快地吟唱,技术上的疗愈总是被他展示出来。谁能想到微小的草木也会侮辱瑶琼树?诗人心中有万斛清泉,突然降落在笔端如雨。即使援琴未敢再奏,破碎的情绪已多次惊动心灵。病体若能得所,也能聚集神气。淇水旁的竹子秋天正好,洛水边的花朵春天绽放。真正的机巧不可隐藏,文采也应如风度。游玩精致的庐宅是多么快乐,遗憾自己不常相伴。陋乡虽不乏奇趣,却缺少这样的陪伴。突然翻然心意,几乎要追逐长风飞翔。就算分了茅草的小屋,也不需要十头牛的劳作。刘郎正是其中的人,幽会却往往错失。曾经无负所言,直至迷茫数遍。若移步过快,恐怕未曾领会深邃。你看那忙碌的蚂蚁,琐碎的事情安于故步。何不如骏马飞向云端,爽快随意地驾驭高空。聚集干枯的事物,活跃的人不至于惊慌。

注释

  1. 老子: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2. 浑奇幽绝处:指的是幽静而奇特的地方。
  3. 菅蒯:指的是一种草,象征微小的事物。
  4. 瑶琼树:指的是珍贵的树木,象征高贵事物。
  5. 万斛清:形容胸中有无限的清澈之气。
  6. 援桴:指的是手持乐器,象征诗人的吟唱。
  7. 淇竹洛花:分别指淇河的竹子与洛河的花,象征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与高雅的情趣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乡土生活的感慨与思考。诗人在生活的琐碎与事业的压力中,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诗歌鉴赏

刘子翚的《竹源之集奇》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敏锐感受。诗中通过对幽静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宁静与思索。诗人以“老子兴”开篇,直接表明自己虽已年迈,但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依旧如年轻时那般炙热。诗中“宁嫌一坡远,甘作十歇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菅蒯微”及“瑶琼树”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微小与崇高之间的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深刻体察。接下来的描写“胸中万斛清,忽向毫端雨”,则巧妙地将内心的清澈与外界的灵感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创作时的灵动与畅快。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深邃的哲思。诗人在精致的庐宅游玩中,表现出对友人的愧疚与思念,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同时,诗中也反映出对陋乡的惋惜,虽无奇趣,但对故土的热爱却依然炙热。整首诗的情感从内心的抒发逐渐扩展到对自然、对友谊、对生活的全方位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老子兴:表明诗人至今仍保持的兴致。
  2. 浑奇幽绝处:描绘出幽静而奇特的环境。
  3. 宁嫌一坡远,甘作十歇去:表达了对远方的淡然态度。
  4. 至今清梦狂,时走松阴路:反映诗人内心的狂热与渴望。
  5. 心忻自吟哦,技疗辄披露:表现对艺术的热爱与自我释怀。
  6. 那知菅蒯微,辱报瑶琼树:对微小与崇高的反思。
  7. 胸中万斛清,忽向毫端雨:描绘创作时的灵感瞬间。
  8. 援桴未敢再,破的已惊屡:表达创作的不易与内心挣扎。
  9. 病身得所便,一阅神气聚:反映身体的病痛与内心的平静。
  10. 淇竹秋棱栾,洛花春布濩:描绘自然的美景,季节的变换。
  11. 真机不可藏,文亦肖风度:反思艺术创作的真实与风度。
  12. 乐哉精庐游,愧我不常与:对友人的思念与自我反省。
  13. 陋乡岂无奇,乏此追陪故:对故乡的感慨与惋惜。
  14. 翻然卜邻心,几逐长风翥:表达对追求自由的渴望。
  15. 但分茅半檐,不假牛十具:象征生活的简单与安宁。
  16. 刘郎个中人,幽期乃愆素:自我反思与对友谊的期待。
  17. 曾无负负言,直委茫茫数:对曾经的追求与失落的感慨。
  18. 移广太遽生,恐未明深膆:对人生的深思与警惕。
  19. 君看旋磨蚁,琐屑安故步:对平庸生活的讽刺。
  20. 何如骥突云,轩豁随长驭: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情感联系在一起。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采用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的变化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了对内心世界的反思,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诗人的气节。
  2.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反映自然的变化。
  3. :象征灵感的降临与创作的瞬间。
  4. 松阴:象征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5. :象征理想与自由,代表追求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菅蒯”指代什么?

    • A. 一种草
    • B. 一种树
    • C. 一种花
    • D. 一种虫
  2.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现对友人的思念?

    • A. 竹
    • B. 花
    • C. 精庐
    • D. 远方
  3. “但分茅半檐”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奢华
    • B. 简朴
    • C. 疲惫
    • D. 忧虑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 vs 刘子翚: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但陶渊明更强调隐逸生活的理想,而刘子翚则在内心深处对生活的复杂情感进行更深刻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葺遗老斋二首 义军追悼会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三月十四日太慈寺建乾 秋兴次梅文渊五首 其一 仙岩夜月 河南陆思颜两举不第隐于南浔以医卜治生作诗赠之 赠某将 春阴和覃孝方 其一 西梁月夜怀李白 刘道士赠小葫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荆开头的成语 包含异的成语 赤地 袒臂挥拳 遽色 服结尾的成语 包含盖的词语有哪些 时不再至 马字旁的字 寥寥可数 剪烛西窗 借记卡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食字旁的字 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短章醉墨 己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朱陵 嘉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