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2:3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2:38:08
原文展示:
君山 其一 王十朋 〔宋代〕 恃险三苗此为国,不知诸夏有华勋。两阶干羽七旬后,从此湖山方有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三苗族依仗地势险要在此建国,却不知中原华夏有着辉煌的功勋。经过七十年的和平与教化,从此这片湖山才有了君主的统治。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十朋,宋代诗人,其诗多咏史抒怀,风格沉郁顿挫。此诗通过对三苗与华夏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与教化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王十朋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或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三苗与华夏的对比,展现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与和平教化的力量。首句“恃险三苗此为国”,点明了三苗依仗地势险要建国的事实,但紧接着的“不知诸夏有华勋”,则暗示了三苗对华夏文明的忽视。后两句“两阶干羽七旬后,从此湖山方有君”,则通过典故,表达了和平教化最终使得这片湖山有了君主的统治,强调了和平与教化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和典故,强调了和平与教化的重要性,以及华夏文明的辉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苗”是指什么? A. 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 B. 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C. 古代东方的少数民族 D. 古代西方的少数民族
“两阶干羽”出自哪部古籍? A. 《诗经》 B. 《尚书》 C. 《易经》 D. 《春秋》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强调战争的重要性 B. 强调和平与教化的重要性 C. 强调地势险要的重要性 D. 强调华夏文明的辉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十朋的其他咏史诗,如《赤壁怀古》等。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登岳阳楼》对比,两者都涉及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