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16
一帘细雨不成丝,挽婿镫前与论诗。
家近不归如梦远,花寒未放识秋迟。
心灰久病拈针懒,眉讳新愁只镜知。
约略听他双燕语,腰肢减瘦比来时。
一帘细雨飘洒,却未成丝,
在灯下挽住女婿,一起谈诗。
虽然家很近,却像梦里一样遥远,
花儿还未开放,却已知秋天的迟暮。
心情沮丧,久病在身,拈针缝衣也显得懒惰,
眉头隐藏的新愁,只有镜子能看出。
隐约听到双燕在低语,
她的腰肢比以前瘦了许多。
作者介绍:金逸,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风格柔和,情感细腻,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细雨的夜晚,诗人和女婿一起谈论诗歌,展现出家庭的温暖与情感的交融。然而,诗中又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忧虑,反映了个人的心境与时代的变迁。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场景,通过“细雨”、“论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便以“细雨”引入,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与家人共同吟咏的情景,表现了浓厚的家庭情感。
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的情绪逐渐浮现出一种无奈与忧愁。尽管家近,但因种种原因却感到无比遥远,仿佛生活的重压让人难以回归。花虽未放,但已知秋迟,暗示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后半部分,诗人自述心灰意冷,身心俱疲,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通过“拈针懒”与“只镜知”,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最后,通过“约略听他双燕语”,诗人再次引入轻松的意象,虽然身心疲惫,但生活的细腻美好仍然在耳边回响。全诗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温暖的家庭情感相融合,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展现了家庭温暖与个人孤独的对比,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和生活的深沉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细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无聊
“心灰久病拈针懒”中的“懒”指的是什么?
A. 不愿做事
B. 身体疲倦
C. 精神萎靡
D. 对生活的失望
诗中提到的“双燕语”主要象征?
A. 生活的喧嚣
B. 家庭的温暖
C. 友谊的珍贵
D. 竞争的压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