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2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27:20
雁网罗无限稻粱微,
怜尔冥冥亦庶几。
戏鸭眠凫满中沚,
衡阳无意更南飞。
这首诗描绘了雁群在稻田上空飞翔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和鸟类生活的怜惜和关注。雁群在无边的天空中翱翔,稻谷和粮食似乎也在它们的眼中变得微不足道。它们在安静的水面上嬉戏、休息,衡阳的雁群对南飞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雁”与“南飞”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寓意着迁徙、归属和离别。雁群的南飞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流动,常常引发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思考。
晁补之,字子华,号惟白,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创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情,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事的感慨。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切入点,通过对雁群、鸭子和水面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思索。诗的开头“雁网罗无限稻粱微”展现了广阔的稻田和天空,雁群的存在让稻米显得微不足道,仿佛自然的丰盈与生命的意义被深刻地联系在一起。接下来的“怜尔冥冥亦庶几”则表现出对雁群的怜惜之情,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在无尽天空中迷失的焦虑与不安。
“戏鸭眠凫满中沚”描绘了鸭子在水中嬉戏、栖息的悠闲景象,形成了与前面雁群的对比,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惬意与安宁。而结尾的“衡阳无意更南飞”则突显出一种无奈与惆怅,衡阳的雁群似乎对南飞的渴望已经消散,暗含对归属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反思,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自由与归属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写雁群的飞翔与鸭子嬉戏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同时又流露出对自然生存状态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雁”在诗中象征什么?
“戏鸭眠凫”中的“戏”字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的最后一句“衡阳无意更南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全面理解晁补之的这首诗的情感、意象及其在古诗词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