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2:1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2:13:38
花上断续雨,江头来去风。
相思春欲尽,未遣酒尊空。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在花上时断时续的细雨中,江边的风来来往往。
思念在春天快要结束之际,杯中的酒却还未喝尽。
长江水静静流淌,远方游子的情感愈发悠远。
落花随风而来,带着无尽的怨恨,最终落地却不发出一丝声响。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落花相与恨”可以联想到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落花意象,象征着爱情的无奈与失落。古人常以花谢来比喻爱情的逝去,诗中的花与江水共同构成了哀愁的氛围。
崔道融(736年-785年),字子长,号元晦,唐代诗人。他以清新优雅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深受后人喜爱。
此诗写于崔道融的流亡生涯,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离愁别绪。唐代是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许多诗人都在诗中抒发对国家和亲人的思念。
《寄人二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及离愁。首联“花上断续雨,江头来去风”以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忧伤的氛围。雨水与微风交织,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愁绪。接下来的“相思春欲尽,未遣酒尊空”中,诗人以“酒尊”的“空”来隐喻情感的缺失与孤独,令人感受到春天的尽头带来的无奈。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运用了水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延绵不绝,长江象征着流逝的时间和无尽的思念,远方的游子情感愈发显得遥远而模糊。最后一句“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更是将离愁的沉重感推向高潮,落花无声地落下,恰似诗人心中的哀怨与无奈,无法言说却无时无刻不在心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情感的敏感与细腻,展示了崔道融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离别的无奈、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且深沉,反映了唐代文人特有的细腻与感伤。
诗中“相思春欲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答案: B
“落花相与恨”中的“花”比喻了什么?
A. 美好事物
B. 友情
C. 生命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江水”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时间与距离
C. 友谊
答案: B
崔道融与李白在抒发情感的方式上有相似之处,李白在《月下独酌》中使用酒来寄托情感,而崔道融则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思念。两者都展示了唐代诗人对情感的细腻刻画,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崔道融则显得更加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