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3:55
清猿啼不住,白水下来新。
八月莫为客,夜长愁杀人。
清晨的猿猴不断地啼叫,清澈的白水从山间流淌而下,刚刚恢复了新的景象。八月的时节,不要做客,夜晚漫长得令人伤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猿啼和流水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身处环境的感受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崔道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反映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峡路》创作于唐代,那个时期是诗歌创作的高峰。作者在旅行途中的感慨,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思考。
《峡路》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头“清猿啼不住”以猿鸣为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悲伤的氛围。猿声的不断啼叫,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白水下来新”,描绘了自然界的清新景象,水流的清澈与猿鸣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八月莫为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友人相聚的珍惜,暗示着在这个季节里,孤独的心情使得他对“客”的身份感到无奈。最后一句“夜长愁杀人”,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漫长的夜晚带来的愁苦,仿佛将人压垮,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透过自然景象与人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对生命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归属感展开,表达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孤独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折射出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清猿啼不住”中的“清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形容声音清晰的猿猴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B
“八月莫为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渴望旅行
B. 对归属感的渴望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B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与欢愉
B. 孤独与愁苦
C. 期待与希望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峡路》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皆表现出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然而,李白的诗偏向于豪放,而崔道融的诗则更为细腻与沉郁,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