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19
造化推移秋意深,安排景物逐时新。
又逢九日寒花节,不觉三年逆旅身。
乌帽恋头浑忤俗,白衣送酒竟无人。
翻思杜牧牛山句,谁解清吟继后尘。
时光流转,秋天的气息愈发浓厚,景物也随着四季的变化而焕然一新。又遇九月九日的寒花节,没想到自己已在这逆旅中漂泊了三年。头戴乌色帽子,虽想迎合世俗,却反而显得格格不入;穿着白衣服送酒,却发现竟无人喝。这时不由得想起杜牧在牛山吟咏的诗句,谁能理解我这清幽的吟唱,能接续我的后尘呢?
杨公远,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具有深刻的感悟和细腻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孤独。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团圆节日,诗人却在此时感到无依无靠,形成鲜明的对比。
《九日》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反思。开头两句“造化推移秋意深,安排景物逐时新”以自然景象引入,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与季节更替的美丽。接下来的“又逢九日寒花节,不觉三年逆旅身”,则将目光转向自身,感叹在这场节日的喜庆中,自己却在逆境中孤独漂泊,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乌帽恋头浑忤俗,白衣送酒竟无人”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独感,尽管试图迎合世俗,但却发现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内心的失落感愈加明显。而最后两句“翻思杜牧牛山句,谁解清吟继后尘”则是对杜牧名句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但又感到无奈,似乎无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孤独的感慨,更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孤独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和自然中的渺小与孤立,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九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牧
B. 杨公远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九日寒花节”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诗人穿白衣送酒却无人喝,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愁
D.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