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 其二》

时间: 2025-05-07 16:17:38

诗句

向前已说深红木,更有轻红说向君。

深叶浅花何所似,薄妆愁坐碧罗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7:38

原文展示:

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 其二
向前已说深红木,更有轻红说向君。
深叶浅花何所似,薄妆愁坐碧罗裙。

白话文翻译:

在前面已经提到那深红的花木,实际上还有那轻红的花也在向你诉说。
深色的叶子和浅色的花儿像什么呢?
她那薄薄的妆容愁苦地坐在碧色的罗裙上。

注释:

  • 深红木:指的是深红色的花木。
  • 轻红:指的是浅红色的花。
  • 薄妆:形容女子妆容淡薄。
  • 碧罗裙:指的是颜色清幽的罗裙。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深红木”和“轻红”可能隐喻着友情和离别的情感,而“薄妆愁坐”则表现出一种愁苦的情绪,可能与作者的心境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号梦窗,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运动,作品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稹奉使往蜀的途中,正值春季,路旁的山花使他产生了思乡之情,寄情于花,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 其二》是一首描绘春花的诗歌,虽然表面上是在描写花木的美丽,实际上却透过花木传达出深沉的情感。诗的开头提到“深红木”和“轻红”,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花的颜色象征着不同的情感层次,深红代表着深厚的情谊,而轻红则可能代表着轻松的思念。

接下来的“深叶浅花何所似”则引发读者的思考,深色的叶子和浅色的花之间的对比,似乎在强调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有深厚的情谊,又有淡淡的忧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最后一句“薄妆愁坐碧罗裙”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一个女子的愁苦与美丽,她的薄妆和碧罗裙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女子的柔美,又暗示了内心的愁苦。整首诗通过对花木的描绘和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元稹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前已说深红木:前面已经提到的花木是深红色的。
  2. 更有轻红说向君:还有轻红色的花在向你诉说。
  3. 深叶浅花何所似:深色的叶子和浅色的花儿可以比作什么呢?
  4. 薄妆愁坐碧罗裙:她那薄薄的妆容忧愁地坐在碧色的罗裙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深红木”和“轻红”来比喻情感的深浅。
  • 对仗:诗中存在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深红木:象征着深厚的情谊。
  • 轻红:象征着轻松的思念。
  • 薄妆:代表着女性的柔美和脆弱。
  • 碧罗裙:象征着清幽和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深红木”象征什么? A) 浅薄的情感
    B) 深厚的情谊
    C) 美丽的景色

  2. “薄妆愁坐碧罗裙”中,“薄妆”指的是什么? A) 浓妆
    B) 淡妆
    C) 不化妆

答案:

  1. B) 深厚的情谊
  2. B) 淡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元稹与白居易在对友谊和生命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元稹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表现,而白居易则更关注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选》

相关查询

送广师谒竹溪中书五言二首 送广东宪 送赴省诸友·林汝大 送赴省诸友·何德明 送赴省诸友·方云卿昆仲 送赴省诸友·方善夫昆仲 送方子约赴衢教 送方至 送方漳浦 送方寔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文旁的字 潜形匿迹 甘膳 鄙弃 兔头獐脑 铁算盘 长字旁的字 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蔽聪塞明 种穰 包含尺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不吝金玉 相顾 卝字旁的字 自说自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