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3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5:08
缚竹纤纤似女腰。
欲上溪桥。怕上溪桥。
黑云遮住北山坳。
昨日风潮。今日风潮。
这首诗描绘了细细的竹子像女性的腰肢一样纤细。我想要走上溪边的桥,却又害怕走上去。黑云遮住了北边的山坳,昨天的风潮和今天的风潮都依然存在。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中的“黑云”和“风潮”可视为传统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忧虑。
毛奇龄(约1630-1700),字惟贞,号雪舟,晚清诗人及书法家,生于明末,经历了明清更替的历史变迁。他的诗歌常以清新、细腻见称,风格多受南宋诗人的影响。
此诗写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矛盾与不安,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毛奇龄的《一剪梅 其二 剪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情感。诗中以“缚竹纤纤似女腰”开篇,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柔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女性的柔和之美的欣赏。接着,诗人表达了想要跨越溪桥的愿望,却又因黑云遮住北山而感到恐惧与犹豫。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昨日风潮,今日风潮”的反复,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延续性和无常,似乎在诉说着生活中的波折与困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生活的矛盾感受,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未来的恐惧与不安,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缚竹纤纤似女腰”中“缚竹”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绳子
C. 女子
D. 桥
诗中“欲上溪桥,怕上溪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不安
C. 决心
D. 疲惫
“黑云遮住北山坳”中的黑云象征着什么?
A. 雨水
B. 纠结
C. 不安
D. 美丽
答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毛奇龄的诗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矛盾,但毛奇龄的作品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的通过个人情感直接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