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7:47
复偶见
作者: 韩翃 〔唐代〕
桃花脸薄难藏泪,
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
几回抬眼又低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的桃花和柳树下,因情感而流露的忧愁和娇羞。她的脸色如桃花般娇嫩,难以掩饰泪水;柳叶般的眉毛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她的愁苦。尽管她试图在面前微笑,但眼角的泪痕尚未干,几度抬头又低头,似乎在努力掩饰内心的情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桃花和柳树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爱情的柔情。桃花代表青春与美丽,而柳树则象征着柔弱与愁苦。两者结合,寓意情感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字伯龙,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其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象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源于作者对春日景象的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抒发,也可以看作是对恋爱中微妙情感的真实写照。唐代正值士人风流之际,诗中女性的形象与情感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复偶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娇羞与脆弱。开头两句以桃花与柳叶的美丽意象,描绘了女子的外貌与内心的愁苦。桃花脸薄,轻易显露泪水,暗示着她的感情真挚而深刻;柳叶眉长,让人容易觉察她的忧愁,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心事重重。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女子在情感面前的挣扎与矛盾,她虽试图微笑,但泪痕仍在,几次抬头又低头,显现出她内心的羞怯与不安。
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共鸣,细腻的情感流露与自然景象的结合,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韩翃通过对女子情感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春日的温柔与哀愁,也引发对爱情的思索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复杂情感,既有春日的温柔,又隐含着内心的愁苦和羞怯。通过细致的描写,韩翃成功地捕捉到了人类情感中的脆弱与柔美,展现了爱情的真实面貌。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也让读者在细腻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桃花脸薄”形容的是( )。
A. 女子的外貌
B. 女子的性格
C. 女子的年龄
“几回抬眼又低头”表现了( )。
A. 女子的自信
B. 女子的羞怯
C. 女子的快乐
诗中使用的比喻是( )。
A. 柳叶眉长
B. 桃花脸薄
C. 密迹未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韩翃的《复偶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爱情的细腻描绘,但韩翃更侧重于女子的外貌与内心情感的冲突,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对爱情的思念与怀念。两者共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供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