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0:11
善恶一时妄念,荣枯都不关心。
晦明隐显任浮沉。
随分饥餐渴饮。
神静湛然常寂,不妨坐卧歌吟。
一池秋水碧仍深。
风动鱼惊尽任。
善与恶的念头只是一时的妄想,荣华与衰败的事情我都不在乎。阴晴的变化任凭浮沉,随意地吃饭与喝水。心神宁静而又清澈,常常保持寂静,不妨随意坐卧、吟唱。那一池秋水依旧深邃碧绿,微风吹动,鱼群惊散,任其自由。
张伯端(生卒年不详),字子聿,号太白,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哲理,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
《西江月(五)》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思人生的荣华富贵,提倡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这首《西江月(五)》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令人耳目一新。诗的开头以“善恶一时妄念”点明了人们对事物的片面理解,作者通过对荣枯无关的态度,揭示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晦明隐显”则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淡然态度,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在生活的细节描写中,“随分饥餐渴饮”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诗人强调心灵的宁静比物质的丰富更为重要。“神静湛然常寂”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而“坐卧歌吟”则描绘了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显示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一池秋水碧仍深,风动鱼惊尽任”,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自由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诫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和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领悟与超然,体现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的智慧。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荣华的淡然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倡导一种自然、自由和随性的生活方式。
“善恶一时妄念”中的“妄念”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随分饥餐渴饮”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风动鱼惊”表达了什么?